6月份消費價格指數CPI的增幅可能低于預期。
在現貨市場持續(xù)的供應壓力下,昨天,國內兩大糧食品種玉米、小麥的期貨價格均創(chuàng)下年內新低。業(yè)內資深人士表示,6、7月份國內糧食供需狀況基本平穩(wěn),夏糧出現豐收,基本可以肯定糧食價格環(huán)比有所下降。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食品價格的上漲是帶動我國5月份CPI上漲的最關鍵原因。
昨天,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各大合約紛紛創(chuàng)出年內新低。其中,玉米近月合約0709收報1561元/噸,遠月合約0801收報1569元/噸,進入6月份以后的單月跌幅都超過了6%。鄭州商品交易所強筋小麥期貨本月以來也出現了接近3%的跌幅,其中近月合約0709收報1724元/噸,與月初相比下跌2.7%;遠月合約0801收報1792元/噸,下跌了3.9%。
作為國內重要的兩大糧食品種,玉米小麥期貨價格的下跌拖累了整個農產品期貨市場。進入6月份后,大豆、豆粕、豆油、菜籽油等其他期貨品種都呈現出下跌的走勢,這與5月份形成了鮮明反差。
糧食期貨價格6月份回落,現貨價格似乎也出現見頂回落的跡象。農產品期貨分析師青馬投資總經理馬明超認為,目前國內玉米的供應量很大,夏季小麥又再次出現豐收,這兩大主要糧食作物的供應充足,致使糧食現貨價格較為疲軟。“至少在6、7月份,玉米小麥的現貨供應不存在任何問題。”
鑒于食品價格占我國CPI的權重高達33%,糧食期、現貨價格6月份同步走軟后,CPI數據進一步走高的可能性逐步減小,央行在短期內是否再度采用加息工具也出現了一定的變數。
現在雖然距離月底還有幾天,但基本可以肯定糧食本月價格將會出現調整,而從全年來看,仍有走高的可能。“目前國際農產品期貨價格迭創(chuàng)新高,但漲價的因素尚未傳導到國內。”馬明超說。(記者 錢曉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