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加油站殼牌開始進入成都
國際油價自7月下旬開始不斷震蕩走高,于9月13日首度突破每桶80美元大關。近一個月來,國際油價仍在80美元的高位處保持強勢。在國際油價走強的大背景下,10月9日,中國石油商會的市場簡報對成都成品油市場作出這樣的描述:資源較緊,中石化停售,中石油僅供部分單位,社會單位價格走高。這意味著非中石油、中石化旗下的民營加油站又面臨新一輪油源緊張。類似張崛這樣民營加油站的股東們,將面臨是否賣掉加油站或轉租出去的困難選擇。
股東開會 討論怎樣處理買油難題
背景
張崛是城南一家民營加油站的股東之一,并負責加油站一線生產管理。1991年,加油站建立時,他便一直在加油站上班。加油站前身是一國營企業下的部門,后來改制被剝離出來成為了民營加油站,加油站員工也一起脫離了原單位,成為加油站的股東兼員工。
自述:10月8日,我還在家補休,公司打電話要我回去開會。會上主要討論了三方面的內容:一是,我們在中石油、中石化之外找到新的油源,在節后也不敢保證向我們供油了,我們應該怎么辦?二是,專門負責進油的員工要求必須增加一個人,不能單獨讓一人去買油,讓大家相互監督,免得有些事情說不清楚。三是,要求大家一起想想加油站的“后事”,目前的情況持續下去,我們是賣了或者是把加油站租出去?
現在我們遇到的情況比去年那次油荒嚴峻得多。經過去年成品油市場的震蕩,今年大家普遍預計的是日子會相對好過一些。而事實上,今年開春后市場的確有所好轉,4月到6月大有改觀,汽油的毛利率最高曾沖到5%,但是,7月隨著國際油價再度飆升,油站的經營狀況開始迅速惡化。一方面是成品油的批發價提高,另一方面,中石油、中石化開始逐步向我們這些民營加油站緊縮出油量。
到9月中旬,國際原油價格漲到80美元時,我們在兩大集團那里已經拿不到油了。經過我們多方尋找,終于在一家有辦法的民營成品油批發公司那里拿到油。當時這家公司說一定保證給我們供油,但過了國慶,那邊重新說現在已經很難保證供油了。
我們這個民營加油站儲存的油僅能維持一個星期,如果找不到其他渠道買油,我們就沒有油賣了。如果情況沒有改變,可能很多民營加油站都會像我們這樣。
尋找油源 采購員不愿單獨一人去
背景
從今年夏天國際油價開始震蕩走高以來,國內成品油批發市場油品資源表現吃緊,各地的民營加油站日益頻繁地掛出“無油”、“暫停營業”的牌子。據媒體報道山西有2200家民營加油站告急。重慶有900多家民營加油站告急。山東境內也有7000多家民營加油站被卷入“油荒”。成都民營加油站同樣面臨“油荒”的挑戰。
自述:每次油品緊張時,總有人指責是民營加油站搞鬼,想囤積居奇,等漲價后再拿出來賣。實際上,通常是因為供油源渠道被封閉,民營加油站拿不到油,開著加油站誰不想賣錢?就算我們想囤油,一來場地不夠大,二來并不會因此多賺多少。以我們加油站的儲量,只有30多噸,通常油價每次上調每噸漲200元左右,囤起來也就多賺6000多元,而要囤多久才會漲價是很難把握的。這點錢與顧客的口碑相比,得不償失。以前是有變相囤油的情況,在批發單位買油票后,一直不去提,等到漲價后再去提,現在,買票都定了提油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內必須提走,不能再鉆空子了。
從9月中旬起,控制了成品油批發市場的兩大集團就不再給我們供油,后來我們聯系到一家民營企業給我們供油,價格很高,90號汽油每噸只有100元左右的利潤,93號稍微好點,每噸有300元左右的利潤。我在加油站干了10多年,對汽油的味道很敏感,從那家企業進的油味道比較臭,我們拿去檢驗,93號汽油的實際標號只有92.4,雖然也在正常范圍內,但粘稠度不夠,對我們加油機磨損很大。我們只好又花錢買進口的清潔劑加進油里,這也增加了不少成本。
現在,我們最主要的任務是找油源,只要找得到油,那怕不盈利我們也要買。在找油過程中會出現很多這樣那樣的花樣,當然這又會產生費用。我們專門負責進油的員工怕其他人有意見,專門申請要求必須有其他人一起去,免得很多事情說不清楚。
甜蜜不再 過去暴利成為美好記憶
背景
民營加油站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迅速發展壯大,但后來規定除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集團外,不允許獨立的成品油批發企業存在,民營加油站的好日子就難以維持。而后來新建的加油站也統一由中石油、中石化這兩大集團全資或控股建設。
自述:如果沒有兩大集團壟斷成品油批發的話,我們現在也用不著到處求爹爹告奶奶的找油。以前加油站的日子過得非常滋潤,特別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那幾年,當時一般貨車司機算是高收入了,但他們到加油站來加油,通常都會羨慕我們加油站的員工——即輕松,又賺錢。
我們加油站最高一次年利潤有130萬,股東也有年終分紅40萬的紀錄,但到了2001年后,日子越過越緊。去年,一年的利潤總共就只有4萬元,勉強給員工發了點年終獎金,股東一分錢沒分到。
成品油批發沒壟斷前,加油站批發市場競爭很激烈,那個時候是典型買方市場,很多成品油企業直接到加油站推銷油,兩大集團也不例外,我們通常是哪家出的價錢低就買哪家的,最高時候每噸批發零售差價有1000多元,毛利率能達到30%。
前途未卜 賣掉油站還是選擇堅持
背景
根據加入世貿組織所作的承諾,2006年12月11日我國開始開放了國內原油、成品油批發經營權。無論所有制形式、內外資企業,只要符合《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和《原油市場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都可申請成品油和原油的批發。外資石油巨頭開始加快圈地步伐,而民營加油站的疲軟,給外資提供了兼并的機會。與此同時,國內的中石油、中石化兩個石油巨頭,也大量的收購了民營加油站。
自述:我們現在是在苦苦支撐,雖說現在油品批發又放開了,但前些年來統管促成的成品油批發兩大集團獨大的局面,三五年內幾乎沒有改變的可能。而外資也開始進入,民營加油站小、散、弱,缺乏實力,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現在我們公司已經開始著手考慮加油站難以維持下去后究竟是賣了,還是出租。加油站當時投資100多萬建成,現在僅這個“殼”資源市值大約在1000萬左右,翻了10倍。兩大集團中的一家跟我們接觸過,想出800萬買我們的加油站,而新進成都市場不久的外資加油站——殼牌,也在跟我們聯系,想通過租的方式使用我們的“殼”。
我們股東當中有些人希望把加油站賣了換得現金,但也有部分人還想把加油站堅持下去。現在無論是賣還是租,都還沒達成統一。(應當事人要求,文中張崛系化名)(記者 羅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