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佇立在美麗的維多利亞港旁,恰似一架正騰空而起的飛機,它見證了香港會展業的傳奇經歷,在這里,禮品展、皮革展、鐘表展、玩具展、珠寶展紛紛發展成為全球數一數二的展會,香港也發展成名副其實的世界級“會展之都”。
在香港貿易發展局助理總裁葉澤恩眼中,靠近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一帶,一個良好的“會展生態圈”已經形成,會展業與酒店住宿、交通物流、銀行金融等行業形成了良性循環。放眼香港,已形成了一個更大的“會展生態圈”,因為起步早,服務好,香港會展業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
會展創收逾260億港元
會展,是城市名片;在歐洲,會展有“城市面包”的美譽。
近年來,憑借著其獨特的歷史條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長期自由開放的市場,以及經濟迅速崛起,香港會展經濟發展迅速。
“香港許多展覽從零開始,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發展成為亞洲乃至國際最大的展會。”香港貿易發展局助理總裁葉澤恩回顧說。目前,香港會展的規模與國際化水平在不斷提高:在展覽領域,全球最大的禮品及贈品展、全球最大的皮革展、全球排行老三的珠寶展、全球第二的玩具展、亞洲最大的時裝展、電子展、家庭用品展紛紛在此舉辦;舉辦的國際會議也不勝枚舉,如世界銀行大會、世界會計師大會、世界報業會議、太平洋經濟合作議會全體大會、東亞經濟高峰會等,令全球矚目。
1997年,香港舉辦了47個大型展覽,參展商2萬家,吸引買家200萬人;到了2007年,香港舉行各類專業會展120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商以及專業觀眾500多萬人,直接為香港經濟創造了超過260億港元的收入。
1:10帶動相關產業飛速發展
用“寸土寸金”來形容香港展場的租金價格一點也不為過。參展商為一個幾平方米的展位支出幾萬元乃至數十萬的費用,這些僅僅是會展帶來的直接收入。而最具吸引力的莫過于會展業對相關產業的巨大帶動效應。香港會展業對餐飲、酒店、交通、貨運等關聯產業的帶動系數達到1:10,即會展業每投入1元,就為社會經濟帶來10元收益。
香港貿易發展局助理總裁葉澤恩介紹,香港貿發局去年做了一個展覽收益調查,發現每名參展商消費大約2萬港元,參觀展覽會的外國觀眾在香港消費大約1.5萬港元/人次。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辦的一個中型展會,大約有4000多家參展公司,可帶來1個億的消費,大約有3萬多家外國買家,帶來的消費超過4億多。
香港每年約舉辦超過120個國際展覽,參觀的國際買家比例非常高,以香港貿發局的展覽為例,2007年總買家入場人數54萬,國際買家超過五成。國際參展商比例高,2007年貿發局舉辦的展覽共有來自30個以上的國家及地區的2.6萬參展商參加展覽。
記者算了一下,按照1:10的帶動系數,香港會展業260億直接收入帶來的相關產值高達2600億!這樣的收益與產值無疑很讓人艷羨,也是直接收入僅幾億元的深圳會展業難以企及的。
內地經濟助飛香港會展
“沒有珠三角乃至內地經濟的發展,也就沒有香港會展業的今天。”香港展覽會議業協會會長朱裕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
和世界上其它國家和地區一樣,香港的展會主要依托于中國內地的進出口貿易。在中國內地出口的產品中,1/3是來自廣東省,珠江三角洲是中國重要的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從紡織服裝到陶瓷建材,從大小家電到電子通訊,珠三角大規模的產業集群在全國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香港與內地尤其是珠三角地區的“前店后廠”的模式,為香港會展業提供強大助推力,珠三角潛在的供貨商吸引了大量的參展買家。
綜觀在香港舉辦得紅紅火火的禮品展、皮革展、鐘表展、玩具展、珠寶展、時裝展、電子展、家庭用品展、眼鏡展,在珠三角都有著強大的產業背景,珠三角成為在電子、珠寶、鐘表、服務等產業基地的同時,也誕生了一大批有著貿易需求的廠商,他們紛紛借助香港這一會展之都的平臺走向世界。此外,內地經濟強勁發展也吸引了一大批外商希望走進中國,他們也紛紛挑選香港作為平臺。內地經濟的發展,為香港會展業發展“助飛”。(劉虹辰)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