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首款直投期貨的銀行理財產品——民生銀行“銀期”商品套利人民幣理財產品在發售前幾分鐘被臨時“叫停”。而包括招商銀行在內的部分銀行推出類基金產品,由于虧損過多,不得不延長產品期限。
在經歷中國銀監會整頓處理后,銀行理財產品還遭遇“叫停”和“延期”,不得不讓投資者對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和收益計算多留了一個心眼。
叫停:直投期貨產品
上周,民生銀行打算準備開賣首款投資于國內期貨市場的理財產品,據稱這是中國期貨市場出現的第一只由國內銀行自行設計、發行的期貨理財產品。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就在當天發售前幾分鐘,這款已經過該行風險委員會測評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卻被突然叫停。對于首款期貨理財產品突然被叫停的原因,現在業界普遍認為可能是由于風險太大,管理層和銀行為了保險起見決定推遲入市。據民生銀行的理財師透露,民生銀行每一款理財產品都要經過風險委員會的測評,此次決定推遲上市,是為了把風險降到最低,找到期貨市場更好的入市時間,也有可能將繼續完善產品設計。
事實上,現在市場上與期貨掛鉤的理財產品已經存在,但都屬于結構性理財產品。而民生銀行此次推出的理財產品為直接投資于商品期貨的理財產品,和期貨的關聯性更強。和其他銀行理財產品相比,掛鉤商品期貨的理財產品的收益明顯更勝一籌。統計顯示,東亞銀行一款掛鉤原油、銅、黃金、大豆、小麥和豬肉在內6種商品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在今年6月19日提前贖回時,投資者獲得了15.25%的實際收益率。光大銀行的一款理財產品與麥當勞、阿迪達斯、希爾頓酒店、豐田汽車等消費品股票以及石油、鎳、玉米、小麥等期貨價格掛鉤,這一產品在過去3個季度的平均收益率超過14%。
分析人士認為,現在國內活躍的期貨交易品種主要集中在金屬、農產品、能源、工業品等四大類,而在這些品種上存在著大量的跨市場、跨期、跨品種套利機會,這就為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的獲取提供了可能。對于期貨投資的手法,專家認為民生銀行采取的套利屬于比較穩定的獲利方法,雖不致大賺,但大虧的可能性也相對小。
不過,期貨屬于高風險產品,而目前期貨特定客戶群體基本都由各期貨公司所擁有,銀行不擁有這一類客戶,因此,有業內人士評價,這樣的對外銷售可能會造成不當銷售,有違銀監會“將合適的產品賣給合適的人”的要求。銀河期貨經紀公司衍生品部分析師梁軒哲曾經表示,民生銀行產品創新向來較為激進,管理層可能出于風險管理考慮,暫停民生銀行這種投資期貨市場的創新產品。
民生銀行的理財經理表示,該產品只是延期發售,并非叫停。
延期:類基金產品
如果說,民生銀行是為了控制風險而“延期發售”新產品,而部分銀行則因為理財產品虧損過多而要對產品本身“延期”。
隨著股市的大幅下挫,去年下半年至今年年初大量發行的基金股票類銀行理財產品普遍出現浮虧,離當初宣傳的預期收益率相去甚遠,近期到期的產品不得不延長期限,方便客戶繼續持有。其中,招商銀行去年7月成立的“金葵花”基金優選系列——“添富增利”理財計劃,截至今年6月末,累計信托收益率為-12.39%。近日該產品被宣告延期1年。
記者在登錄招行的網站發現,“添富增利”作為招行發行的首款類基金理財產品在本月底到期,這款產品去年7月成立,在剛成立的前幾個月浮動收益一度達10%左右。然而好景不長,隨著今年以來股市節節走低,該產品凈值也一路下滑,并于3月末跌破初始凈值,隨后浮虧幅度呈不斷加大的趨勢。
目前,招行已決定將上述產品延期1年,并且不再另收管理費,客戶可以選擇本月到期日贖回,也可以選擇繼續持有,選擇繼續持有則須跟銀行簽訂一份新合同。
類基金銀行理財產品主要投資基金,少量資金投資股票,有些產品還參與打新股等。流動性方面,此類產品在存續期內一般會設置幾次開放期,方便客戶中途贖回。然而去年下半年以來發行的此類產品,由于進場時期股市處于相對高位,目前處于浮虧狀態的此類產品占絕大多數。例如,截至5月底,中信銀行發行的9款類基金產品中,只有兩款目前為正收益,其他的普遍浮虧1%—10%。
伴隨負收益的不斷涌現,目前銀行對于發行此類高風險產品也越來越謹慎,新發行的類基金銀行產品幾乎“絕跡”。
另外,專家建議投資者解讀說明書時要注意細節。例如,對于保本的理財產品,有部分如果沒有持滿它所規定的期限,投資人的本金也要損失。此外,不少產品普遍增加了報酬提取條款,當投資收益率超過投資收益率一定水平后,銀行將提取一定的收益作為報酬。還有,“18個月的到期收益率”不等同于年化收益率,如果前者是10%,換算成年化收益率,僅為10%÷18×12=6.67%。(記者 駱海濤)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