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瑞銀集團董事總經理、風險管理產品銷售部主管李輝敏透露,中國銀行監管部門有意讓瑞銀等擅長金融衍生產品開發、設計的國外金融機構,向中資銀行提供有關結構性產品開發的技術培訓,以提高中資銀行對理財市場的駕馭能力。
高額利潤被外資行賺去
據瑞銀集團相關人士估算,雖然國內理財市場推出結構性產品已有相當長的時間,但是,中資銀行有能力開發設計的理財產品卻仍舊集中在與匯率、利率掛鉤的結構性存款產品方面,在這樣的中低端理財市場上,來自中資銀行開發設計的產品大概可以占到50%多的市場份額。但是,在設計、研發與股指、基金等各類資本市場標的物掛鉤的衍生產品方面,國內市場幾乎完全被外資金融機構占領著。這意味著中資銀行幾乎完全喪失國內高端理財市場的“定價話語權”,其中相當豐厚的利潤拱手讓人,多數中資銀行只能靠代銷賺取少部分的傭金。
事實上,從近期國內市場上銷售的QDII產品以及各類結構性理財產品,人們就可以察覺上述狀況。不論是渣打、東亞等外資銀行,還是各家中資銀行,其QDII資金投向絕大部分都是由瑞銀、荷銀等境外金融機構設計并提供的各類票據等。在整個QDII產品銷售過程中,中資銀行實際上扮演著“二傳手”的角色,擔當著QDII產品的“分銷商”或中介商。而設計、制造這類票據產品,并最終決定票據價格、進行終端風險防范,幾乎都由瑞銀、摩根斯坦利等國際著名金融機構來負責。
據瑞銀統計,目前國際各大銀行的利潤大概50%來自于理財服務等收費類項目,對于中資銀行來講,這部分收費類項目的收入只占到全部利潤的10%—15%,其利潤仍主要靠存貸利差。李輝敏承認,國內現行的監管政策,如不允許國內銀行機構混業經營等,是造成目前國內銀行盈利結構的原因之一。
監管層意識到中資行“短板”
作為瑞銀集團負責為亞洲區的私人銀行、零售銀行、證券商及其他金融中介機構開發股票等衍生產品的管理者,李輝敏將上述中資銀行與外資銀行的差距歸結為“定位不同”。他認為,瑞銀集團同時擁有營銷團隊、私人銀行、財富管理公司等不同部門,較擅長于證券市場、債券市場以及各項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專職”負責為富裕而有豐富投資經驗的客戶(包括各類商業銀行、零售銀行)量身訂造投資產品及方案的。現階段,中資銀行主要為結構性產品提供銷售管道。按他的測算,開發、設計結構性產品所賺取的利潤未必就比銷售渠道賺取的利潤高。李輝敏透露,瑞銀的私人銀行利潤貢獻是最高的,甚至超過了瑞銀的投資銀行業務。
李輝敏透露,目前國內各金融機構更青睞那些風險較低的保本型結構性產品,這可以使投資客戶減少本金風險。不過,瑞銀等機構正在向國內的監管機構建議,適當放寬QDII資金的投資范圍,更多地投向境外那些收益率較高的非固定收益類產品。
據透露,目前國內監管部門已經意識到中資銀行在高端理財市場的“短板”,瑞銀等國外金融機構在與監管部門的接觸中,被要求不僅要向國內的金融機構提供具體的產品,也要與國內的金融機構分享一些產品設計技術。瑞銀方面昨天并未預測中資銀行獲得高端理財市場“定價話語權”的時間表,同時,上述提及的技術合作也并未進入實施階段。但瑞銀方面表示,只要符合相關標準,持有理財業務經營牌照的中資銀行都有可能成為瑞銀集團的技術援助伙伴。
(來源:新聞晨報,作者:李強 盛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