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自己有幾十萬元錢,先投入股市,然后再貸款買房子、買車,這似乎挑不出什么理來;但如果我把這幾十萬元做首付先貸款買了房子、車子,又眼饞股市,把房子抵押貸款,貸出錢來挪作他用,比如炒股,這就是不合理的。”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分行副行長一席話道出了銀行把關貸款資金入市的幾分尷尬。
他說,對投資者來講,只是資金使用的順序不一樣,但對監管來講,前者是合法的,后者就不合法。
記者了解到,各商業銀行正著手加強對信貸資金的控制和貸后管理,尤其是密切監控流入股市,但有業內人士擔心,由于可操作性不強,這些控制措施很難落到實處。
貸款很容易暗自“調包”
購房者交首付,銀行把剩下的房款打到開發賬戶里,購房者分10年或者20年還清銀行貸款。如今,這種傳統模式的房貸可以被“盤活”——多家銀行紛紛推出的房貸創新產品產生了這樣的“效果”:貸款者所購房屋為抵押,一次性獲得銀行的授信額度,可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反復使用。還了的錢還可以再借出來,只要貸款余額不超過授信額度就可以。另外,房子升了值,購房者收入增加,還可以申請加按揭。
為了方便貸款者,各銀行還開通自助渠道,客戶不用去銀行提交相關資料,就可以通過網上銀行、電話銀行甚至ATM機從銀行借出錢來。而且是直接進入貸款者的個人賬戶,可以自由提現和轉賬。
貸款者一般在拿到銀行資金時被要求寫明貸款用途,但在實際操作上,貸款者可以填上“買車”或“裝修”,暗地里卻將資金調包投進股市。
銀行的“防火墻”只是道德約束?
銀監會近期發布《關于進一步防范銀行業金融機構與證券公司業務往來相關風險的通知》表示,禁止信貸資金被挪用入市,春節后銀監會將全面開始檢查工作,住房按揭貸款是檢查重點。此外,如果發現違規貸款,銀行對此應負全部責任。
事實上,央行早就明確規定,商業銀行禁止發放無指定用途個人消費貸款。而貸款炒股、買基金也是早就明令禁止的。
招商銀行北京分行人士表示,在貸款合同中明確要求貸款者要合法使用貸款,同時還要簽署承諾書,承諾按申請用途合規使用貸款。貸款放出后,招行將實時監控,只要發現其通過銀證業務進入證券市場,招行將收回貸款。
民生銀行總行營業部相關人士稱,銀行不僅要求貸款者提供真實的用途證明,還將貸款打進有真實交易的收款賬戶,防止貸款者挪用。
但另一位業內人士指出,這樣只能防止明面上的調包,卻不能有效防止貸款人將資金來回挪轉,曲線調包。“比如有人最近信用卡刷卡金額大增,月月沖擊額度上限,實際上是‘買’基金,方法是持卡人用自己的工資卡來買,剩下的日常支出全刷信用卡,我們無法說他們違規。”一家銀行人士無奈地告訴記者。
監管是否會陷入貓鼠游戲?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銀行信貸部人士透露,銀行自身嚴查違規按揭貸款的動力并不是很大。對于銀行來講,不管客戶將資金如何用,銀行始終有一套房子在手里押著,貸款的最高額度只是被抵押的房屋評估價值的80%,而且現在房產處在上升空間,貸款人即使還不上貸款,銀行拍賣抵押房屋虧本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但對于貸款炒股人來講,卻是完全的風險自擔。銀行已經放言,如果發現貸款者違規,有可能提前收回貸款,炒股者為了不讓銀行拍賣房產,只能強行平倉,風險顯而易見。
社科院金融所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研究室主任彭興韻對于銀行的托辭不以為然。他認為,對于一筆幾十萬元的大額貸款,銀行還是有辦法監控的。特別是“存量房”的貸款,貸款者已經用從銀行借出來的錢買了房子,現在再通過轉按揭、加按揭的形式增加貸款,他要這筆錢如何用?投資的意向是很明顯的。關鍵是看銀行是否有這個動力和愿意支付成本。
彭興韻說,當借款者無力償還借款,商業銀行要求行使抵押權來收回貸款時,其對社會穩定的危害就會顯露。對此監管者可以考慮采取疏導的辦法——推進前幾年“議而未決”的股票質押貸款,推出能用現有股票質押的貸款,而不是抵押房子,打通資本市場與銀行資金流動的通道,也便于銀行體系加緊對信貸資金安全性的監控和管理。(耿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