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下跌的資本市場、不斷縮水的基金凈值……投資者對于2008年的投資市場充滿了不安,更對資金的安全性前所未有地重視起來。也因此,2007年并不火爆的銀行理財產品,在2008年以其更趨穩健的風格,受到了眾多投資者的青睞。
然而,隨著近期相關市場的下跌,此前一度熱銷的銀行理財產品,也暴露出更多的風險。投資者必須認識到:銀行理財并非絕對可靠的“安全墊”,其穩健的產品特性只是相對而言的,投資者對此需要更清醒地加以辨識。
外匯理財:澳元投資“險”了
就在1個多月前,眾多追捧澳元理財產品的投資者不會想到,澳元理財產品現在成了外匯理財市場風險最大的投資品種之一。
自7月15日創下25年新高以來,澳元匯率已由0.9848下跌至8月13日下午的0.8589,20多天里跌幅達到14.7%。由于油價的大幅下跌,澳元、新西蘭元等商品貨幣出現了利率下調的跡象。業內分析師指出,如果商品價格持續回落,作為商品貨幣的澳元與美元之間的利差將會收窄。
另一方面,此前一直跌個不停的美元卻一改弱勢,開始醞釀一波中期反彈的行情,導致了能源類商品的價格持續走低,而此前匯率因為商品價格的上升而上漲的澳元和新西蘭元卻面臨繼續下跌的風險。“種種不利因素,讓澳元理財面臨很大的風險。”招商銀行深圳分行理財師馮婷婷表示。“如果不是長期持有或者必須持有澳元資產,建議短期內不要做澳元理財產品。”
馮婷婷分析,在眼下這種情況下,澳元理財的風險正在加大。如果投資者希望從澳元利率上獲取超額收益,可能還抵不過匯率貶值帶來的損失。因此如果要投資澳元理財產品,必須做長期投資的準備。短期內應該謹慎對待澳元理財產品,不要為了利率優勢而冒更大的匯率風險。
掛鉤證券類:“負收益”頻現
股市的持續下跌,不僅讓直接投資資本市場的投資者受損嚴重,更是連累了一些相關的銀行證券投資類理財產品。年初部分掛鉤股市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出現了“零收益”現象,到了后來,更多掛鉤股市的理財產品出現了“負收益”。
據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08年7月18日,正在運行的37款證券投資類理財產品中,只有9款產品凈值大于1,也就說是正收益;另外28款產品跌破凈值,其中有8款產品的凈值在0.8以下,跌幅超過20%。
業內人士分析,股市的震蕩還將延續,未來市場的機會也僅僅是“局部的、階段性的”。因此目前投資證券投資類理財產品,確實需要三思而后行。當然,從長期來看,股票以及與其相關的投資還是收益最高的。因此理財專家建議,如果個人的資產配置中,股票市場的配比在30%以下,仍然可以考慮投資部分相關產品。
掛鉤商品類:介入需謹慎
和外匯理財市場上的明星品種澳元類似,掛鉤商品類的理財產品,尤其是那些與能源類商品掛鉤的理財產品,在7月份的時候還是眾多投資者追逐的對象。然后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里,伴隨著國際原油價格的大幅下跌,眾多國際大宗商品的價格也開始急跌。
這就使得此前被眾多人士看好的掛鉤商品類理財產品的前途變得黯淡起來。假如商品市場的牛市真的終結,當初期望憑借這類產品博取高收益的投資者,在保本機制的保護下,雖然不會損失本金,但是仍可能面臨低收益甚至零收益的無奈。投資者在介入此類產品之際,應該多一份謹慎。
對于商品市場的前景,專業人士的預期也并不樂觀。據馮婷婷介紹,業內分析師對于農產品、大宗有色金屬等商品的前景也不太看好。目前來看,各個經濟體的經濟都有放緩的跡象,這就使得這些經濟體對于各類商品的需求將降低,因而商品價格上漲的趨勢就可能改變。加上近期美元匯率的上漲,商品價格的回落更加明顯。更有機構的研究報告指出,商品期貨交易中存在投機交易,在目前全球經濟放緩、商品價格過高的情況下,商品市場的風險正在加劇。
信貸資產類:風險不容小覷
2008年銀行理財市場上的明星“信貸資產類產品”,自從在今年5月被銀監會明令禁止商業銀行為其提供擔保,目前的投資風險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
所謂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主要是指信貸資產信托理財產品。其模式是銀行通過和信托公司合作,替換成發行“信托+理財”產品,將募集到的資金通過信托方式,專項用于替換銀行存量貸款或向企業新發貸款。
然而,銀行近期發行的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已不再在產品說明書中寫有銀行擔保的字樣。部分銀行更是明確提出,“銀行不提供保本承諾”。也就是說,信貸資產類產品從本質上而言其實是非保本類的理財產品。一旦所投資的信托計劃中的借款企業完全喪失清償能力,投資者的本金將全部損失。由于銀根緊縮,眼下很多企業的融資需求都通過銀行的信貸資產類產品解決。但是對于那些風險很大的融資項目,相關公司只有給出較高的回報收益,才能夠讓投資者動心購買。此前某銀行推出的一個產品,相關標的的融資對象為一家房地產公司,“給出了12%的年化收益率,比市場上同類產品高出近7個百分點”。
因此,投資者在購買此類產品時,首先要關注其投資標的,融資的企業、項目的資質是否優秀是決定是否投資的關鍵。一般來說,只有那些優秀的大型企業以及有其他機構做擔保或者有質押、抵押的項目,才能符合“安全標準”。當然,對于那些給出特別高收益預期的產品,反而應該警惕,因為“很可能是風險較高,難以獲得銀行貸款的企業才會出這樣的險招”。(記者 金蘋蘋)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