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只基金規模低于2億元,這一數據雖然在大家的預料之中,但多少又有些意料之外。意料之中在于基金公司自身明白當初非市場化發行手段必然會經歷急速瘦身,但意料之外的是瘦身速度會如此快且迅猛。在基金凈值回升的前提下,14只基金縮水幅度超過了20%,縮水最嚴重的竟減少了72.43%。相比這些袖珍基金期初首募規模可以發現,經過數月運作之后,資產規模縮水幅度達66%。
袖珍基金批量涌現
一季報數據顯示,袖珍基金成群出現,目前共有31只基金資產規模在2億元之下。其中有近25只為去年4月以后成立的次新基金,占比高達81%。值得注意的是,在這25只次新基金中,有13只基金在發行期間有延長募集現象。
袖珍基金當中包含了3只去年成立的QDII,2只次新債基,1只貨幣基金,其余25只均為股票型及混合型產品。規模最小的基金僅為0.66億元,成為目前基金中最“袖珍”產品。雖然有13只基金與2008年年報規模相比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上升,但比較首募規模可以發現,次新基金規模縮水現象異常嚴重。目前資產規模低于2億元的25只次新基金期初首募規模總額為99.93億元,一季末這些基金的資產凈值僅為33.7億元,較首發規模減少了66.23億元,縮水幅度高達66%。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3只規模最小的基金一季度業績分別為-0.10%、-0.68%、1.18%,是幾只十足錯過年初行情的基金。不過,規模縮水的不僅限于業績不佳產品,某基金一季度業績為33.88%,但這只基金規模同樣縮水59.21%。
成群出現事出有因
面對此次袖珍基金產品集體涌現,基金公司以及業內分析人士都給出了眾多解釋。一家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分析,基金公司的業績、品牌以及發行期的水分都是造成今年出現眾多小基金的重要因素。
“基金公司的品牌是投資者考慮的重要因素,所以小規模基金也多出自小基金公司。”一位業內人士如是分析,相比大公司的實力而言,小基金公司在發行時就經歷了“生死劫”,在成立之后無論其業績表現怎樣,在當前市場里縮水都能找到說法。一些一季度業績相對較好的基金也出現大幅縮水,在投資者看來,自己持有的小基金公司的產品竟然實現一定的盈利,出于對后市的擔憂,于是選擇了落袋為安。安信證券基金分析師任瞳表示:“這是一種無法避免的現象,畢竟投資者往往傾向保留虧損的品種。”如此一來就出現了目前市場上的基金縮水現象。
銀河證券首席基金分析師王群航表示,除了眾所周知的“非市場化發行手段”、基金業績表現不佳等原因之外,還有一個不得不重視的問題是,銀行渠道的理財專員在對投資者進行理財指導時,給出獲利了結、贖舊買新建議。一些銀行甚至對投資者提出了“雙十原則”,即在基金獲利10%的時候,堅決選擇贖回。在這番督導之下,尤其在一些二級城市,不懂基金的投資者就在一季度出現了換基行為。(程俊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