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人逐漸恢復了文化自信。近年來不時有人提議,中國應該以自己豐厚的文化資源為基礎,設立中國的母親節。5月13日母親節前夕,全國政協委員李漢秋公開表示,已與60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吁請以農歷四月初二(孟母生孟子之日)為“中華母親節”。消息傳出,一石激起千層浪,擁戴和質疑的聲音頓起。
近七成人支持設立“中華母親節”
為此,《國際先驅導報》與新浪網就“是否有必要設立中華母親節”進行了聯合調查,截止到5月16日0點,共有4069人參與了在線投票,其中有66.52%的人認為“很有必要”。
山東濟南的江女士說:“現在所謂的全球化概念把人弄暈了。中國人在精神層面上,是不同于西方人的,中國人對待老人有孝順、贍養的概念,而西方人沒有。紀念母親是很有必要的,中國人應該有自己的母親節!
江蘇南通的陳先生則說:“感恩是應該的,但不要跟西方國家一樣來一個母親節,現在好多中國人過起什么洋節來,感覺太俗了!”
但調查中也有29.34%的人認為“沒什么必要”。西北大學會計系學生李強坦言:“為什么一定要把外國的節日當成洪水猛獸。我們應該按照自己的習慣,比如在春節,強化孝尊父母的節日氣氛,沒必要跟著外來潮流搞什么文化意義上的邯鄲學步!
選擇孟母沒有排它性
關于為什么要把孟母選為“中華母親節”的形象代表,也引起了不小的爭議。福州的張先生說:“作為一個以弘揚正氣、行使教育職責的節日,就應該選一個大家容易記的、有意義的日子,而那兩位古代母親所代表的精神都過于狹窄,如果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特定日期,還不如選在一個容易記憶、沒有任何特殊含義的日子呢!”
李漢秋則向《國際先驅導報》解釋,“中國賢良的母親很多,我們看到這個好,那個好,這是正常的現象。在這個過程中,會逐漸地約定俗成!
李漢秋認為:“孟母形象婦孺皆知,被寫進《三字經》,在南宋以后家喻戶曉。她成為流行最廣、知名度最高的母親形象,韓國、日本、新加坡都把孟母寫進了孩童的教課書里。”
李漢秋強調:“母親的形象并沒有限制,大家都可以推選,我覺得以孟母為旗幟,比較突出,但這不等于說就只是她一個了。母親節是要以中華的賢母為形象,沒有排它性,包括岳母,都是可以考慮的,也是可以讓大家一起討論的!
“中華母親節”是文化自卑?
本次調查顯示,有58.62%的人認為母親節的意義在于“感恩母親”,也有14.06%的人認為母親節只是一種形式。在記者的隨機調查中,多數受訪者表示已經適應了現代意義上西方母親節的過法。
其實,對于母親節的關注是全民的。學者盛洪在去年就對設立母親節從文化角度作了提醒。他認為,商家關心的,是母親節的禮物市場。這能促進節日的儀式化,卻也可能使節日更重物質!皩嶋H上,中國傳統的‘孝敬’是對父母特定的愛的形式,如何去愛,有著非常豐富和全面的文化內涵,遠非一個節日所能打發。如果中國人真的認為在愛父母方面不及他人,在形式上去學別人的節日的同時,忘記了自己的尊親文化,不知是否本末倒置?”
北京中華文化促進會會長錢光培則告訴《國際先驅導報》,設立傳統節日更要重視文化傳承和節日本身的內容,“如果僅僅是因為有了西方的母親節,然后我們也要搞‘中華母親節’,這可能是我們文化自卑的反映!
【鏈接】各國的母親節
傳統意義上的母親節是美國法定的全國性節日。1914年,美國總統威爾遜宣布,在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舉行。母親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懸掛國旗,以表示對母親的尊敬。母親節創立后,得到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已經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性節日。
除了這個國際慣例的母親節,其他國家也有過母親節的習俗。日本母親節是在每年10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法國母親節定在5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印度的母親節在4月5日,葡萄牙的母親節在12月8日,而泰國于1976年宣布8月12日為母親節。阿拉伯地區的許多國家的母親節定在“春分”這一天。當地人認為“春分”是春天開始、一年之始,以此表示母親的偉大。從上面這些國家和地區所設立的母親節來看,幾乎都跟春天、孕育和希望有關。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