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喀什6月30日電 新疆西南部的喀什一直在提醒世人重新審視這個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商埠。當中國沿海省份投資日趨飽和時,中國對西方交流的門戶喀什外貿卻日漸活躍,“絲綢之路”重鎮新疆喀什正在“問路”中亞、南亞,打造其在中亞、南亞經濟圈重心地位,促進中國與中亞、南亞商品交易和雙向投資。
進入21世紀,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合作成為當前經濟發展的兩大趨勢。中國與中亞、南亞各國在經濟發展方面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而喀什又擁有“五口連八國,一路連歐亞”的天然區位優勢,正是這種天時、地利、人和的契機,為喀什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為當地大型企業進行對外投資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機遇。喀什也為中亞、南亞國家發展國際貿易提供了一條難得的坦途。
為了打造喀什在中亞南亞經濟圈中的重心地位,自2005年以來,喀什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了兩屆中國新疆喀什·中亞南亞商品交易會。而在6月28日,第三屆中國新疆喀什·中亞南亞商品交易會也隆重開幕,以開拓中亞、南亞市場及擴大對外貿易為主題的第三屆喀交會,以展示新產品、新技術、新項目和展銷商品、經貿交流、招商引資為主要內容,積極促進同中亞、南亞的商品交易和雙向投資,充分利用喀什口岸、地緣、資源、市場等西部橋頭堡的優勢,加強東西部合作。
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
喀什自古就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是中國與西方進行經濟文化交流和樞紐和門戶。這些年,隨著喀什地區實施中亞南亞經濟圈重心發展戰略的推進,喀什“五口通八國、一路連歐亞”的地緣優勢前所未有地凸顯出來,日漸活躍的外貿給諸多來喀什的商人帶來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
喀什地委副書記李柏林介紹稱,喀什在歷史上就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薈萃之地,也是隨著古絲綢之路的興起而享譽世界的中國西部最早的國際商埠,歷史上就是連接中亞、南亞、西亞以及歐洲的國際大通道。喀什與5國接壤,有6個口岸對外開放,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和口岸集群優勢。
他說,近年來,喀什作為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緊抓西部大開發歷史機遇,在上海合作組織區域安全與合作的政治框架下,把喀什未來的發展放到國家“向西開放”戰略和中亞南亞區域一體化國際大背景下去謀劃,提出了打造喀什在中亞南亞經濟圈重心地位的發展戰略,確立了“外貿先導、旅游開路、特色產業支撐、工業增值”的發展思路。充分利用喀什向西開放的集群口岸優勢和在中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的陸路通道中不可取代的區位優勢,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開辟通道,打造平臺,建立基地,實施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積極開展、參加各類商貿活動,使喀什的核心競爭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并實現了多邊經貿合作。
東聯西出,西進東銷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近兩年來喀什外貿進出口額迅速翻番。在強勁出口的拉動下,喀什正發揮著中國東聯西進的出口商品加工基地、西進東銷的商品集散地和國際商貿購物中心的作用,外向型經濟借助地區獨特的地緣優勢得以迅猛發展,辦廠正成為內地商人來到喀什的熱門話題。
李柏林說,第三屆“喀交會”的目的是圍繞“打造喀什在中亞南亞經濟圈重心地位”發展戰略,充分利用“喀交會”這一平臺,讓“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經濟區”等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通過喀什了解中亞南亞市場,充分利用產業梯度轉移的有利契機,吸引沿海內地企業聚集喀什,在喀什建立商品組裝加工基地,東聯西出,把喀什作為進軍中亞南亞市場的平臺,共同開拓國際市場。同時,讓更多的國外客商進入喀什采購商品、投資辦廠,促進周邊國家與新疆及全國的貿易合作,西進東銷,從而使喀什成為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與中亞南亞地區緊密聯結的橋梁和紐帶,成為西進東銷的商品集散地和商貿旅游購物中心。
李柏林說,喀什作為中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加大對外開放力度,不僅有利于東部經濟互動,而且有利于改善中國的地緣政治關系,加強中國與周邊國家的能源合作,確保能源戰略安全,符合國家的利益。舉辦好這次大型區域性國際經貿會展,無論對中亞南亞各國的繁榮,還是對中國東部沿海、區外疆外各地的發展都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企業看好外貿易市場引發投資熱情
據統計,喀什地區已經注冊了120余家進出口企業,其中,陶瓷廠、水泥廠、電視機組裝廠、自行車組裝廠等面向吉爾吉斯、巴基斯坦等周邊中亞南亞國家的生產型企業逐漸增多。
據介紹,根據中亞周邊國家的市場特點,“喀交會”對國內輕工、機械、電子類企業最具吸引力。據悉,自年首屆“喀交會”舉辦以來,中國著名品牌企業青島海信、寧波雅戈爾等,已搶先在喀什建設生產線。
喀什有口岸眾多的地緣優勢,市場空間大,而且隨著喀什鐵路、公路、民航等交通設施的快速發展,也將為發展外貿型工業提供良好的交通運輸基礎。可以預見,未來兩三年,喀什地區將會進入一個經濟大飛躍的時期。李柏林說,通過承接東部發達地區的轉移過來的產業,喀什正在努力建設電子產品、服裝、建材和農副產品的生產基地,就近輻射中亞、南亞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