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月21日開始,五臺山門票由原來的90元上漲到168元,漲幅高達87%.(8月21日《第一財經日報》)
方便面走的炒作路線,結果遭到迎頭痛擊,漲價未遂;五臺山門票漲價走的低調路線,結果達到了目的。旅游景點漲價在這幾年越來越成了“慣常事”,從經濟學而言,旅游資源本是一種公共產品,存在著“獨此一家”的壟斷性,無法復制、不可再生,那么,它理應不能簡單套用市場邏輯來自說自話:要補貼的時候談公共性,定價格的時候談市場性———“雙面嬌娃”的旅游景點越來越不靠譜。
五臺山是中國人的五臺山,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主要是職能部門的責任,“以漲價養景點”的邏輯悖逆了公共財政原則。所謂景區運營成本上升的問題,也不能成為門票飆升的正當理由,因為這說白了還有個經營狀況的變數,哪個公共產品享有隨意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特權呢?五臺山景區有必要向全社會公布一下:究竟哪些成本的價格攀升了87%?五臺山門票如此大幅度漲價,在當地物價主管部門那里怎么就一路綠燈呢?
在法國,譬如盧浮宮那樣的國立博物館,門票價格才幾歐元;在俄羅斯,本國成年人參觀一次克里姆林宮博物館只需100盧布;在意大利,最貴的景點門票價格也不足意大利人均月收入的1%;在埃及,本國人游覽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只需1埃鎊……我們旅游門票價格走的“上漲路線”,既不符合發展中國家的作風,也沒順應發達國家旅游業的規則,倒是把利益自肥的企圖寫在門票的臉上。方便面的倒霉也許恰恰在于:在它那個超市做主、消費者用腳投票的完全競爭領域,經濟倫理還需要照顧一下消費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五臺山門票的“幸福”也在于:全國只有一個五臺山,門票價格“我說了算”。
五臺山比方便面幸運多了,但被“將”了一軍的是價格主管部門。早在2005年5月,國家發改委發文,“對一些地區門票價格調整頻繁、價格過高、社會反響強烈的,國家發改委可建議糾正,或可在報請國務院批準后,暫停該地區門票價格調整”。這次五臺山的漲價,有關部門是不是可以啟動調查程序呢?(江蘇教師鄧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