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節能減排初見成效。
大力加強對節能減排工作的領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成立了以溫家寶總理為組長的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國務院發布了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對節能減排做出了10個方面45條具體部署。各地區、各部門也把節能減排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重要抓手,制定了相應的政策措施。
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兩高”)行業盲目擴張。落實鋼鐵、電力、水泥等13個行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對電力行業實施上大壓小,對鋼鐵、水泥等行業實施以先進代落后的等量替代,對鐵合金、焦炭、電石等行業實行更高的準入條件,對涉及投資額3309億元的103個不符合環保標準的項目不批或緩批。“兩高”行業盲目擴張的勢頭得到一定抑制。上半年,城鎮500萬元以上項目中,鋼鐵行業投資增長8.7%,鐵合金投資增長0.7%,電力行業投資增幅同比回落5.3個百分點,水泥行業新增投資主要是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和余熱發電項目。
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公布了火電、鋼鐵、煤炭等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分地區、分年度計劃,清理了各地鼓勵高耗能行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實施差別電價等政策措施,促進淘汰落后產能。上半年,全國已關停小火電551萬千瓦,淘汰落后煉鐵能力1140萬噸、煉鋼能力870萬噸、水泥產能約500萬噸,關閉落后造紙、釀造、皂素企業1221家、小煤礦2811處。
運用各種激勵和約束手段促進企業節能減排。在年初已安排113億元資金的基礎上,中央財政又增加100億元支持節能減排,有21個省份也設立了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提高脫硫火電機組上網電價,促進企業脫硫改造。建立了節能產品政府強制采購制度。明確對節能技術改造項目按節能量給予財政獎勵。啟動節能發電調度試點,能耗低和污染排放少的機組優先上網。有關部門制定了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準和部分行業的污染物排放標準。有的地方實行了超限額用能加價政策。“綠色信貸”政策開始實施,首批30家違反產業政策和環境違法企業信貸受到嚴格控制。
加強節能減排監督檢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兩高”行業專項大檢查,重點檢查產業、土地、環保政策等的落實情況。對水污染嚴重和環境違法問題突出的部分地區實行了“區域限批”,立案查處違法企業8000多家,一批違法違規建設項目被永久關停。
上半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2.78%,下降幅度比去年全年的1.33%又有所擴大;鋼鐵、建材、化工、電力等行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分別下降6.5%、7.8%、5.2%和2.6%。在工業增速加快、火電裝機增加特別是火力發電量增長18.3%的情況下,主要污染物排放有所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減少0.88%;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增長0.24%,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46個百分點。
(三)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科技進步和創新進一步推進。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配套政策實施細則陸續出臺,一批重點科技和高技術專項規劃發布實施。中央安排科技投入資金達到847億元,比上年增加91億元;大部分省份也大幅度增加了科技投入。在國家急需領域、多學科綜合交叉領域、重要信息前沿領域,推進建設一批國家工程實驗室、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繼續組織實施下一代互聯網、生物育種、信息安全等高技術產業化專項。一批重大科研項目取得進展。
促進教育公平邁出實質性步伐。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施,惠及1.5億農村中小學生。繼續推進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和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啟動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其中高校國家助學金的資助面從原來占在校生總數的3%擴大到20%;中等職業學校的資助面達到90%,覆蓋所有農村學生和城市家庭困難學生。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免費教育師范生的招生工作順利完成,新招收的學生60%來自農村地區。
城鄉醫療保障體系不斷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加人數達6.85億人,以縣(市、區)為單位的覆蓋率達到80%以上,已完成全年工作目標。安排專項資金加強以鄉鎮衛生院為重點的農村衛生服務網絡建設。為解決城鎮非從業人員特別是中小學生、少年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看病就醫問題,在全國79個城市啟動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試點工作。以社區衛生為基礎的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城鄉醫療救助制度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重大疾病防治工作繼續加強。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制度在全國基本建立。
文化、旅游、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和“農民書屋”工程積極推進,啟動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農村廣播電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等重大文化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國家文化和自然遺產地保護“十一五”規劃綱要發布實施,保護工作得到加強。進一步完善國內旅游環境和基礎設施,積極發展特色旅游。全民健身運動繼續推進,中小學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奧運會、世博會各項籌備工作有序進行。
(四)人民群眾得到的實惠明顯增多。
居民收入和消費快速增長。上半年,農民人均現金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后實際增長13.3%,是1995年以來同期增速最快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14.2%,增幅同比提高4個百分點。進一步完善了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有18個省份發布了企業工資指導線。大部分省份建立了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在收入快速增長的帶動下,居民消費持續趨旺。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4%,比上月進一步加快;前7個月累計增長15.5%,增幅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2.6%,是1997年以來增幅最高的。消費與投資增速的差距縮小。
擴大就業成效明顯。國家繼續加大對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支持力度。多數省份出臺了援助零就業家庭就業的政策。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繼續加強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引導和扶持。前7個月城鎮新增就業748萬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86萬人,分別完成全年目標的83%和86%;6月底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1%,同比降低0.1個百分點。上半年,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繼續增加。
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各項社會保險覆蓋面繼續擴大,其中城鎮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參保人數6月末分別比上年末增加565萬人、1249萬人和127萬人;農民工參加工傷和醫療保險的人數分別增加525萬人和321萬人。全面推進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保障對象達到2068萬人,農村五保戶供養標準大幅提高。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市低保對象人均保障支出增加較多,特別是針對豬肉價格上漲,中央財政下撥資金對城市低保人員和家庭經濟困難的大中專學生實行補貼,并依法加大了對近期各種價格違法行為的監管和打擊力度。住房保障制度建設積極推進,國務院通過了關于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基本政策框架。
今年以來,極端天氣事件頻繁,多災并發,特別是入汛以來淮河流域發生新中國成立以來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洪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防災救災工作,各級政府及時撥付資金,落實應對預案,經過各方面共同努力,防災救災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受災群眾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安全生產繼續保持總體穩定、趨向好轉的發展態勢。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