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美聯社8月30日公布一項民調結果顯示,絕大多數美國民眾認為,對于中國“問題產品”的大量涌現,美國相關企業及政府都負有責任
8月31日晚,紐約昆士大道旁著名的“TARGET”購物中心人頭攢動。玩具區里,顧客依然絡繹不絕。《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從其中的5個貨架上各任意取下5件玩具,結果發現在25件玩具中有22件屬“中國制造”,其余3件為“印度尼西亞制造”。
店員拉娃瑞說,被美國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玩具召回事件并沒有對消費者產生明顯的影響。
一位黑人老太太與記者的對話
慈眉善目的西奈爾是一位美國黑人老太太,膝下有4個兒女、9個孫子孫女,為孫輩們購買生日玩具是她生活中一件非常有樂趣的事情。記者采訪時,她正在為9歲的孫女托內卡挑選生日玩具。
“您知道這些玩具大部分是哪個國家生產的嗎?
“當然知道,中國嘛。”
“聽說過中國玩具被召回的事情嗎?”
“當然知道,我是個退休職員,常看新聞。”
“您擔心買到不安全的玩具嗎?”
“有一些擔心,但我相信事情被媒體放大了。多年來,我為孩子們買了無數中國生產的玩具,并沒發現什么大問題……媒體渲染得有些過頭了。”
她笑著說:“孩子們是玩著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的玩具長大的。”
記者隨后采訪的10位顧客雖然對玩具產地都很清楚,但大多不了解美國最大的玩具商美泰召回中國生產的玩具的具體細節。但他們相信,事情并沒有像媒體渲染的那么嚴重,否則商店里不可能擺放這么多中國玩具。
究竟誰該為玩具質量負責?
中國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8月27日指出,在美泰公司連續幾次在美國和世界范圍內共召回的中國產玩具2020萬件中,85%是按照美國進口商的要求設計和生產的,而因為鉛含量不符合美國要求的僅占15%。
《華爾街日報》報道說,在中國加工貿易出口模式中,中國生產企業按照客戶訂單要求組織生產,在整個產業鏈的利潤分配格局中所占份額甚小,通常只能獲得10%,甚至更少,大部分利潤被外資品牌商、銷售商等獲得。
據廣東省玩具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卓明介紹,“當前勞動成本在提高、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但玩具采購商和委托加工商不僅沒有相應提高玩具價格,反而在壓價。在這種情況下,迫使一些生產商不得不在原材料上動腦子用低價料,因而造成產品質量出現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為更大的責任在于采購商,你想馬兒跑,又不想給馬兒吃草,總想自己占便宜不讓對方得到好處,哪會有雙贏的好結果呢。”
美泰公司刻意回避
據報道,美泰公司在向中國玩具生產商下訂單時,也把價格壓得非常低,這是造成中國生產的玩具在美國被召回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搞清真相,記者在8月31日試圖采訪美泰公司有關方面。在給美泰公司發去采訪信函并沒有得到回復的情況下,記者開始按照美泰公司網頁上的號碼不停地撥打電話,但傳入記者耳朵的都是女士們動聽的電話留言。留言者或稱外出,或要求記者撥打其他電話,但她們指定的電話同樣還是處在留言狀態。到當天下午5時許,記者當天早些時候錄下的4條留言都沒有得到答復。隨后,記者設法找到了美泰公司公關部主任的傳真號碼并發去傳真,但同樣如泥牛入海,再無消息。
美泰公司為什么在大量召回玩具后從此再無下文?為什么它對中國政府的表態不作回應?難道它在刻意回避什么?
《日本時報》8月29日刊登的一篇題為《不要玩弄中美關系》的文章一針見血:“中國制造”的產品安全問題被美國政客煽動,事實上對此問題中國只有部分責任,美國玩具進口商和監督機構也有責任。中國實際上正在迅速采取措施,美國必須停止指責中國并承擔自己的責任。
“中國制造”值得信賴
今年3月以來,一些美國國會議員和政治人物對中國生產的玩具、牙膏、海產品、寵物食品等產品說了許多不分青紅皂白的話,媒體也做了大量負面報道,美國國內的一些貿易保護主義者更趁機排擠“中國制造”的商品。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美國人對此還是保持著清醒的頭腦。
在美國政界享有盛名的亞洲協會名譽會長尼古拉斯·卜勵德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中國生產的產品絕大部分都是高質量的,是可以信賴的。”
這位曾于1972年陪同尼克松總統對中國進行“破冰之旅”的資深外交官表示,和所有美國人一樣,“中國制造”已經成為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剛剛結束中國之行的美國青年政治領袖理事會代表團表示,他們將把自己了解到的真實、全面的中國產品質量狀況介紹給美國民眾。他們認為,目前美國國會中少數議員利用一些產品質量問題搞貿易保護是為了達到個人的政治目的。(王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