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在百度搜索引擎鍵入“曬客”二字,相關信息的數量為19萬條,進入9月以來,相關信息的數量已突破25萬條———
鼓勵真憑實據的“曬”行為,不僅能給受害人一個說話的地方,也能對侵權方形成壓力,更為監管部門提供執法線索。
上個月,教育部公布了171個漢語新詞,“曬客”赫然在列。一個源自英語“share”(分享)的網絡詞匯,2007年初才在互聯網上嶄露頭角,為什么能在短短半年多的時間里,順利地從一小群人的詞匯變成公認的社會新詞語?
這就是“share”的魅力。因為“曬客”說出了現實中可能需要遮掩的內容,將個人的情感、經歷統統拿出來分享,“曬”出來的真實故事更容易引起旁觀者共鳴,實現網絡和現實的融合。而換一個角度看“曬客”,就能發現“曬客”的作用不止于此。五花八門的“曬客”信息,蘊含了更多的意義。
十萬個為什么
最初的“曬客”,是那群勇于將自己的工資條拿出來分享的網友——企業規模如何、工作年限如何、職位高低如何、工資多少、獎金多少、車貼多少、福利多少……報酬優厚的人通過“曬”肯定了自己,得到了滿足;報酬低廉的人則通過“曬”看到了差距,奮起直追者有之,自怨自艾者也不少。總之,應者云集。
“曬客”多了,“曬”的內容也不再局限于工資條,事無巨細統統能“曬”,最終“曬”出了“十萬個為什么”——
“我的簡歷是……為什么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我的理財方式和‘樓主’(指論壇中首個發表見解的網友)類似,為什么不能獲得更高的收益?”
“我遇到件胸悶事……為什么不能得到滿意答復?”
這些都是記者從部分“曬客”論壇上找到的問題。跟在這些問題后面的,是網友“曬”出來的答案,或用親身經歷指點迷津,或用專業知識仔細分析。僅為回答一名“曬客”關于簡歷和找工作間關系的“為什么”,其他“曬客”就提供了簡歷模板、報名照拍攝、材料裝訂、面試技巧等十多種答案。與記載在書本上的“十萬個為什么”相比,“曬”出來的“十萬個為什么”更加貼近生活,答案也更具針對性。
目前,“十萬個為什么”仍在以驚人的速度膨脹。8月中旬,在百度搜索引擎鍵入“曬客”二字,相關信息的數量為19萬條,進入9月以來,相關信息的數量已突破25萬條,且以“曬”為主題的網站網頁層出不窮,包括“中國曬客網”、“曬客網”、“曬客帝國”等。主題網站還紛紛為“曬”分類,“曬情感”、“曬工作”、“曬育兒經”、“曬購物經”,無所不有。值得注意的是,相當多的網站將“曬黑族”(揭露侵權行為的網友)、“曬紅族”(表揚正義做法的網友)作為推薦板塊,甚至出現了專題“曬黑網”。種種跡象顯示,“曬經歷”正逐漸成為“曬客”最為熱衷的主題,網絡信息的實用性也隨著“曬客”的發展壯大越發明顯。
千萬條蛛絲馬跡
說得通俗點,“曬黑族”專門寫投訴信,“曬紅族”專門寫表揚信。與“曬工資”、“曬情感”相比,“曬黑族”、“曬紅族”的目的不僅為了宣泄個人情感,還希望用自己的前車之鑒,為網友提個醒。這點,在“曬黑族”發布的信息中尤為明顯——
“昨天在餐館吃飯,發現他們把掉在地上的筷子直接放進筷籠里,看著就惡心,建議大家不要去。”
“我被職介所騙了錢,具體經歷如下……找工作的兄弟姐妹要小心。”
看似雞毛蒜皮的信息,卻因為與生活息息相關而獲得極高的點擊率,還有不少網友發帖對“曬客”的曝光行為表示贊賞。但也有人說,如果“曬客”發布不實信息,就可能構成對曝光企業或個人的侵權,“曬黑”行為不宜提倡。對此,記者向法律界人士進行了咨詢。專家表示,“曬黑”行為是否侵權,關鍵看“曬”出的信息真實與否。如果曝光信息和事實相符,就不存在侵權問題,且曝光違法行為、提醒他人提高警惕的做法還應提倡;但如果“曬客”發布的信息不真實,對企業或他人構成名譽侵權,對方可提起訴訟,“曬客”也應承擔相應責任。
盡管“曬黑”可能侵權,但專家認為對于“曬黑”行為還是疏勝于堵。鼓勵真憑實據的“曬”行為,不僅能給受害人一個說話的地方,也能對侵權方形成壓力,更為監管部門提供執法線索。網站、網友都已認識到這一點。“中國曬客網”在首頁的顯要位置發布網站方面對“曬黑”現象的看法:“‘曬黑’是要充分發揮網絡監督功能……讓他們遭受譴責,受到制裁,得到糾正。‘曬黑族’,實際上是王海的延續,實際上是網絡的信用曝光臺、生活的315。”而網友說,“曬黑”是百姓遞給職能部門的投訴信、舉報信,這種投訴舉報方式更直接、更有影響力,且不容易受到被舉報人影響。
剩下的問題則是有關部門如何看待“曬黑族”提供的信息。誠然,大部分“曬”出來的信息過于瑣碎,但也有不少大案要案的蛛絲馬跡隱藏在“曬黑族”提供的信息中,至少“曬黑族”集中的曝光會反映市場的變化。比如,針對職介所的曝光信息多了,就可能暗示職介市場出現了新動向,需要有關部門盡快摸清問題;針對餐飲企業食品安全的抱怨多了,則說明部分餐飲單位的衛生意識淡了,需要及時敲響警鐘……有些時候,監管部門甚至能通過互聯網,將“曬客”作為證人,獲取相關證據,為打擊不法行為增添力量。
直指社會熱點
“曬客”的異軍突起,還折射出一個個社會熱點問題:“曬工資”,反映出上班族對報酬分配制度的關注;“曬成績”,反映出學生家長對填報志愿的信息渴求;“曬消費”,反映出消費者對市場供應的期待和愿望……諸如此類,都為有關部門更好服務市民提供了參考意見。
其一,“曬客”不惜將工資、成績等屬于隱私范疇的內容通過網絡交流出來,代表著“曬客”對信息公開的訴求。以“曬工資”為例,大多數上班族都不會向同事詢問工資高低,也不會輕易告訴他人自己的工資水平,但大多數上班族又想知道自己的報酬在行業中是否屬于合理。這種需求,通過“曬客”在網上與素未謀面的網友分享,得到了滿足。如果有關部門能從這一需求出發,建立多個公共信息平臺,把工資、福利、成績等等大眾需要的信息公開出來。這種由職能部門指導的“曬”,將比網友自發形成的“曬”更加權威、也更容易獲得認可。
其二,因勢利導,區別對待“曬客”提供的信息,也能為有關部門規范互聯網秩序提供幫助。“在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這句網絡名言道出了互聯網的特征。從互聯網出現論壇開始,網絡信息的真實性、網絡信息的發布原則等問題始終處在討論的風口浪尖。“曬客”的出現,集中了矛盾的各個方面:它既可能具有個人的感情發泄和訴求,也可能包含個人對不法現象的批評揭露。這當中,不乏情緒激動、言過其實的“曬客”,也不乏煽風點火、心懷不軌的“曬客”。所以,針對“曬”出的信息,需要有不同的對待方式,其中有益于社會的真實經歷可以鼓勵,但損害他人名義甚至違背法律法規的不實不良言論,則必須堅決反對,必要時還應找到當事人,依法查處。這一點,不僅需要監管部門的常常留心,也需要提供“曬”平臺的網站開辦者加強管理,為規范互聯網秩序作出有效的探索。(記者 任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