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月下旬開始,就一路躥升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終于在今天突破了7:1的整數關口,隨著人民幣持續升值,相對而言,美元就在不斷貶值,那么,美國方面又是怎么看待雙方匯率的這種變化?我們在第一時間聯系了我臺駐美國記者,一起來看看她發回的報道。
中央電視臺駐華盛頓記者站記者牛海峰:“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正對美國經濟的方方面面產生影響,也引起美國民眾的廣泛關注,他們認為,由于美元貶值,原本價廉物美的中國制造價格也在上揚,因而對日常生活產生一定影響,另外住房市場降溫,金融市場動蕩,已經對美國整體經濟造成嚴重不利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美國經濟將在今年陷入輕度衰退,近來,美元對世界主要貨幣匯率走低趨勢加重,對歐元匯率更是頻頻創下歷史新低,從目前看來,美元貶值的趨勢在短期內仍舊難以逆轉!
華盛頓市民:“影響了我出國旅游的念頭,我現在不想出國旅游,因為太貴了,作為美國人,現在國外的價格對我們來說太高了!
華盛頓市民:“最近我打算去夏威夷旅游,和去歐洲相比,在國內我可以使用美元!
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對普通美國人的生活帶來了一些影響,如果從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算起,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幅度已經達到了13.8%,是什么樣的力量推動著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節節走高?來看一下記者康敬峰發回的報道。
記者:“今天人民幣兌換美元的中間價首次突破7元關口,自從2005年7月21日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幅度已經接近16%!
記者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網站上看到,1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中間價為6.992元,這是人民幣匯率自匯改以來創出的新高,通過對近期外匯交易市場的查詢,記者發現人民幣對美元的交易價格早就突破了7元關口,那么人民幣對美元破7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中國社科院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認為,這意味著人民幣升值的主動性在增強。自從2005年7月21日匯改之后,人民幣對美元就在不斷升值,但是在7.5之前,人民幣的升值更多的來自于被動性升值,也就是來自于美元的貶值,但是從去年10月份開始,人民幣的升值速度明顯加快。
2007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幅度大約為6.4%,但是今年第一季度,僅僅三個月,人民幣的升值幅度就達到了4.2%,平均一個月上漲1.4個百分點,劉煜輝認為,從去年底開始,隨著中國通脹壓力的日趨明顯,央行更多的考慮,采用匯率手段來調控經濟,這也加快了人民幣主動升值的趨勢。
劉煜輝告訴記者,未來人民幣的升值空間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一個是取決于美國次貸危機未來的一個演變狀況,以及美國的經濟走勢;另外最重要的是取決于,我國改善經濟貿易結構的改革能否取得預期的效果,也就是巨大的貿易順差能否回落。
劉煜輝:“國際收支的失衡狀況得到改善的話,這個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會大為的減輕!
劉煜輝認為,由于中國的大部分產業處于世界產業價值鏈的中低端,對進口產品價格的影響非常微弱,盡管人民幣在升值,但是進口產品的價格也在上漲,所以對貿易順差的改善也就很小。但是,由于我國產品的對外出口大多是以美元進行結算,人民幣升值之后,會造成出口產品的相對價格上升,這將直接影響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從而影響到整個出口行業。
劉煜輝:“這些企業勞動生產率的提升速度很可能趕不上,已經沒辦法消化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剩下唯一的渠道,一個是產業的轉型,或者產業的外遷,再一個就是選擇倒閉!
隨著人民幣的不斷升值,一方面意味著人民幣將成為國際市場上的強勢貨幣,然而,國內一部分行業也因為人民幣匯率走高,而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像長期位居我國出口商品第一把交椅的紡織服裝行業,就感覺到人民幣匯率破七對他們是雪山加霜,來看看紡織企業的反應。
記者來到位于北京通州區的北京銅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杰見到記者的第一句話就是人民幣升值太快了,讓他們感到跟不上形勢的變化。在生產車間,記者看到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然而劉杰告訴記者,人民幣每升值1%,企業的利潤就下降了0.6%,現在企業利潤是越來越薄了。
作為北京的名牌產品企業,銅牛集團下屬的北京銅牛股份有限公司,是專門生產出口針織服裝的企業,產品出口率達到80%以上,年出口銷量達三千多萬美金。然而,在人民幣一路小跑升值的過程中,企業出口產品的銷售利潤,卻在一路下滑,劉杰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帳,在人民幣升值之前,企業的毛利率能保持在10%到15%,當人民幣升值5%的時候,實際利潤,只減少了2%到3%,但是現在企業的利潤,僅剩下2%到4%了,這個2—4之間,是紡織行業應該說是一個很艱難的數,這個數應該是維系紡織的發展的數字。
作為當家掌門,讓劉杰感到更難以應對的是,在人民幣一路小跑升值的過程中,與他們長期合作的一些國外客戶可能會放棄繼續與他們合作,從而去選擇成本更低的周邊國家的企業,這個壓力,比銷售利潤降低的壓力還要大。
劉杰告訴記者,現在他們只能采取的應對措施是,一方面積極地跟客戶調整一些產品結構,通過生產利潤相對較大的高端產品,來彌補匯率所帶來的損失,另一方面,擴大國內市場的銷售。
在匯率的此消彼漲中,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紡織業,很多靠低價打入國際市場的出口加工企業,此時也已經無法再掙到原本就很微薄的利潤,再來看看記者在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的調查。
記者在廣東的一家鞋廠看到,上午十點,正是上班的時間,不過這家工廠的大鐵門卻緊緊地鎖著,零亂的場景告訴記者,這里似乎已經人去樓空。記者走訪了多家工廠,見到的幾乎是同樣的情境,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關閉或搬走的工廠越來越多,而亞洲鞋業協會秘書長李鵬告訴記者,如今在加工制造業聚集的珠三角地區,像這樣的場景并不少見。
據廣州海關統計,今年1月-2月,珠三角地區參與出口鞋的企業只有1512家,比去年同期減少1855家,與此同時,制衣、玩具加工、電子加工等等出口行業,都出現了同樣的狀況,不少企業開始外遷,有的已經倒閉,近幾年,“勞工荒”、“電荒”、“油荒”,使得珠三角的這些企業承受了巨大壓力,同時,人民幣的升值更使這些企業的出口利潤大幅縮水,令許多企業無所適從。
而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不僅僅是珠三角地區的企業遭遇困境,長三角地區的外向型企業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