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目前我國面臨的通脹壓力的新形勢,我們必須適時調整宏觀調控政策的方向與力度。為此,在繼續堅持從緊的貨幣政策的同時,應改善和發揮財政政策對治理通脹壓力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來抑制主要生產資料價格的過快上漲。另外,我們還應把“三農”置于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推進農村經濟產業化發展步伐。最后,我們要防止房地產和股票等資產類價格大起大落,促進房地產和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價格總水平改變了始自2004年年底以來平穩回落的良好趨勢,重新出現加速上漲態勢,特別是今年以來,價格漲幅明顯擴大。
價格水平的過快上漲,會給社會經濟和居民生活產生重大的消極影響。因此,如何正確把握宏觀經濟形勢,調整宏觀調控政策的方向和力度,這個問題更值得關注。
緊縮貨幣政策與完善財政政策并舉
從目前來看,我們既要繼續執行總體從緊的貨幣政策,以遏制熱錢流入,同時又要完善財政政策,以此來把握好宏觀調控政策的方向和力度。
針對今年以來我國宏觀經濟的平穩回落、通脹壓力較大及成本推動型價格上漲等特點,在堅持貨幣政策總體上從緊的同時,應表現出更多的針對性、適應性和靈活性,。
第一,要合理控制信貸增長,既要保障國民經濟較快發展需要,又要防止投資過快增長。
根據年初制定的2008年經濟增長8%、價格上漲4.8%、新增信貸增長12%的調控目標,再結合今年經濟實際增幅將達10%左右,價格漲幅可能超過6%的現實,以及考慮到雪災和震災的影響,將今年新增貸款增速控制在16%左右是適當的,仍然體現了“從緊貨幣政策”的要求。
2008年5月末,我國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僅增長14.9%,增幅比2007年末低1.2個百分點,略為偏低,致使部分金融機構和企業資金緊缺,融資成本上升。
第二,要切實采取有力措施,阻止熱錢加速流入的趨勢。
要努力提高對通過貿易和外商直接投資(FDI)渠道流入熱錢的識別和管理能力,強化對資本流動、尤其是資本流出的管制,加強對可疑類外商投資的資金使用和流向的跟蹤監管,加大對地下錢莊的打擊力度,收緊對中國居民和香港居民自由換匯的額度。
第三,要在有效遏制熱錢加速流入的情況下,暫緩采取繼續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在價格漲幅繼續擴大的情況下,審慎采取結構性加息政策。
今年以來,熱錢加速流入導致廣義貨幣供應量(M2 )居高不下,促使央行不斷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但由于熱錢去向不明,并沒有全部進入實體經濟,因而準備金率不斷提高導致部分企業求貸無門,資金緊缺。企業被迫轉向地下錢莊,部分上市公司為解資金之渴也加速大小非解禁股兌現,導致A股市場暴跌,金融資產大量縮水。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借貸市場還是資本市場,都為熱錢謀取暴利提供了更多的機會,進而又反過來刺激更多的熱錢奔涌而來。有鑒于此,央行應通過阻止熱錢流入來維護流動性,而不應反過來通過緊縮流動性來削弱熱錢的沖擊。雖然在中美存在利差的情況下加息會進一步強化人民幣的升值壓力,更高的利率固然會加大企業的成本壓力而不利于在短期內的通脹控制,但如果價格漲幅繼續擴大,“負利率”越加嚴重終將會對國民經濟健康運行帶來更大傷害,那么審慎加息將成為相對合理的無奈之舉。
在當前貨幣政策作用空間受到較大限制的情況下,財政政策應在改善民生、促進消費、保障供應、抑制通脹以及結構調整等方面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一是要降低企業稅負,理順價格關系,增加有效供給。由于本次通脹主要是由于部分基礎性產品供給不足,以及成本上升推動的,因此增加有效供給和降低成本就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一方面要盡可能降低緊缺性商品的進口關稅、企業營業稅、增值稅等稅率,防止在“土地財政”難以維系的情況下征稅過度和亂收費現象死灰復燃;另一方面要從源頭上加強價格干預,遏制煤炭、鋼鐵、化肥等重大商品價格的過度上漲,逐步理順煤電和油氣價格,完善成品油、糧食等生產性補貼方式。
二是要以最大力量支持在新能源、新材料和節能減排等方面的科研投入和產業化進程,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三是要繼續改善民生,完善保障制度,促進就業,降低個人所得稅稅負,完善財產性收入稅前費用抵扣政策,最終達到在宏觀經濟面臨回落風險下促進消費的目的。
四是要壓縮機關事業單位樓堂館所建設和無實質內容的會議及出國考察活動,支持防震、防洪建設和災后重建。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