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穩”聲聲急 政府頻繁傳遞積極信號
在宣布下調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之后,國務院召開以證券市場發展為主要議題的常務會議,希望通過采取具體措施,來阻止股市繼續下跌。
在3月22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8”上,時任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指出,要著力穩定股市和樓市,促進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這是除中國證監會以外的政府部門首次提出要著力穩定股市。有專家解讀說,股市連續大跌已使一些宏觀經濟統計數據出現了不利變化。
在3月18日“兩會”記者招待會上,溫總理表示,美國次貸危機造成美元貶值、美聯儲降息、石油價格居高不下,這些因素對世界的股市也造成很大的影響,出現了震蕩。“我對世界經濟,特別是美國的經濟十分關注,而且深感憂慮。”但他同時強調,中國經濟的基本面還是好的,在發展過程中有著很大的回旋余地。溫總理沒有直接談到股市,但投資者對他的談話各自做出了解讀。
3月30日,正在老撾訪問的溫家寶總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對于內地股市,政府是要努力促進股市平穩健康發展,因為一個健康的、可持續的資本市場,對經濟發展最終是有利的。中國經濟存在的問題解決了,中國的股市會好起來。
3月26日由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4月1日公開披露的《國務院2008年工作要點》中要求,央行、金融監管機構等要負責“優化資本市場結構,促進股票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切實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和安全”。
4月3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時表示,中國的證券交易印花稅偏高,有必要下調。這是權威人士公開發表的呼吁證券交易印花稅下調的言論,也是對學界和民間降稅呼聲的回應。
4月8日,《關于國有產權管理若干問題的思考》的文章署名“木人”首發于《人民日報》。4月11日,國資委網站頭條予以轉載,并點明作者即為國資委副主任李偉。李偉雖然是個人署名撰文,但由于李偉文中闡述的觀點和傳遞的政策信號符合市場預期,很多投資者因此感受到了國資委對市場的尊重,并期待出臺有關國有股流通的進一步規范措施,增強國有股上市流通以及重組并購的透明度,穩定市場,穩定“大非”減持預期。
4月15日,就在悲觀情緒繼續蔓延之際,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對當前經濟形勢作出判斷:“保持了國民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當前總體經濟形勢比預想的要好”;“經濟運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我國經濟具有應對各種困難的強大動力與活力”。這一判斷立即引起市場人士的注意,但由于美國金融市場危機蔓延,中國的從緊貨幣政策開始顯效,部分企業已經開始感受到資金和經營壓力。這些信號傳遞到資本市場,客觀上影響到投資者的信心。
此前一天即4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股市,不僅僅是“晴雨表”》的署名文章,提出“股市應成經濟助推器,不能成絆腳石”;“股市與經濟不僅僅是簡單的晴雨表關系,它對經濟也會有反作用”。該報還于4月分兩次刊載《“大小非”壓力如何解》的專家文章,提出“為解決市場失衡問題,可通過強有力的制度性措施,如規定更嚴格的出售限額和出售公示制度、設立場外大宗股權交易平臺、普遍實施股權激勵等,以強化大股東的市場責任”的觀點。
《人民日報》以類似財經專業報紙的方式分析股市穩定之策,這在過去、甚至在5年前都是難以想象的,足見股改后的中國股市影響力之大,受關注之廣泛。
4月23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草案)》、《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草案)》。會議充分肯定了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成績,稱“資本市場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強了經濟發展的活力”。
在宣布下調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之后,國務院召開以證券市場發展為主要議題的常務會議,重申要推動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清楚表明了政府順應民意、傾聽市場呼聲的取向,希望通過采取具體措施,來阻止股市繼續下跌。尤其是下調印花稅,是政府拿出真金白銀,對恢復市場信心發揮了積極作用。
“大小非”成眾矢之的
不過,人們對于大小非的恐慌不可能在一夜間消除。特別是在股改之后,全流通市場的千頭萬緒都需要制度支撐,打造怎樣的制度體系其實困難不少。
應當說,4月下旬的救市行動力度不小,并且同樣采取了組合政策。除去4月22日宣布印花稅下調,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明哲已在此前表示巨額融資計劃沒有時間表,他并對投資平安股票虧損的投資者“表示抱歉”。中國平安的明確表態與印花稅下調回應了市場的擔憂。
正所謂“舊恨剛消,新愁又至”。印花稅下調和中國平安停止推進“巨額融資方案”,帶給市場的只是短暫回穩。隨后,有關紅籌股回歸、大盤股上市的傳聞不斷。而新基金發行已經不再像2007年一樣火熱。此時,市場對“從緊貨幣政策”和“大小非解禁壓力”關注度顯著升溫。市場情緒依然不穩。
為回應人們對股改解禁股的憂慮,4月20日晚,中國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轉讓指導意見》,對“大小非”減持立下了八條規矩,其中要求已解禁限售股一個月內出售量高于公司總股本1%時,應通過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轉讓。
從2007年10月到2008年4月,大盤跌幅達到50%。市場上盛行“大小非解禁帶來的大擴容導致股市動蕩”的說法。部分市場人士呼吁政府應該采取的救市措施之一,就包括完善大小非解禁規則,放緩解禁流通節奏。因此,《指導意見》被看作管理層穩定市場的一個積極信號。
5月14日,滬深交易所出臺新舉措,嚴懲“大小非”違規減持。
隨后的事態發展證明,出臺這些措施后,違規減持的現象基本消失。不過,人們對于大小非的恐慌不可能在一夜間消除。特別是在股改之后,全流通市場的千頭萬緒都需要制度支撐,打造怎樣的制度體系其實困難不少。
除了規范解禁股流通環節和加強盡管,管理層還在此期間加強了常規的基礎制度建設。如:證監會表示研究適度限制機構“打新”、提高中小投資者新股中簽率的方案,查處違規減持股東,清理不合格賬戶工作基本完成,深交所嚴處中小板首宗違規占用上市公司資金案等,都對穩定市場預期、增強市場信心發揮了積極作用。
從4月22日到6月6日,共46個自然日、34個交易日,市場起伏波動顯得相對平緩。特別是歷經“5·12”汶川大地震,國人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不少投資者表示不拋售股票。事實上,許多人也這樣做了。大家期待抗震救災這件舉國參與的大事初步結束之后,股市能夠重回穩中有升的局面。
許多普通人就是以這樣的善良心態,迎來了股指的連續暴挫。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