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篇】
風險提示不充分,保本產品不保本
案例
48歲的周女士去某外資行購買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經理吳小姐大力推薦某股票掛鉤型保本產品,稱該產品年化最高收益高達14%,不好的情況下也有6%左右,產品期限為2.5年。不懂理財的周女士被高收益吸引,將資金約10萬元全部投入購買該產品。但在合同協議書上簽字時,她發現只有一份,而且沒有具體涉及產品的內容,很多本該填寫的細節也空著,便提出疑問。對方說“產品的具體說明出來后會寄給你,不用擔心”。簽字后,周女士只拿到一本存折。不久,周女士先后收到了介紹“金豬寶貝”的文本和交易確認書。但由于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兩個多月后,該產品掛鉤的境外股票已跌得面目全非。周女士當即提出贖回資金。但銀行告訴他,現在贖回只能拿到89%,損失約11000元。周女士要計算依據,對方稱沒有。此后,周女士接到銀行電話通知,該產品的客戶如果不滿意,可以轉換投資新產品,但周女士卻發現,新產品風險更大,還不如繼續持有原來的產品。
5個月后,周女士去銀行查看合同協議書,驚訝地發現,本該由她本人填寫的有關風險內容提示,已被他人填寫,如“已經完成適應買某某產品的評估測試”等。這讓她對銀行的保本產品不保本,以及風險提示如此草率大惑不解。
入選理由投資者大肆聲討
類似遭遇的并非只有周女士一人。“我是一位退休職工,我在銀行買了該款理財產品‘金豬寶貝’,本來明確指出其為保本產品,可本人卻在半年內賠進了12%,這使我很郁悶。”這是記者在某理財論壇上看到的一則未經證實的帖子。有網友甚至聲稱,要組織聲討聯盟,大規模聲討該外資銀行。
據悉,該產品掛鉤國外嬰幼兒產業股票,涉及營養品、服裝、娛樂等行業。在介紹中,銀行表示,嬰幼兒產業一直被公認為是一個最具活力且永不會衰敗的產業,對下一代的投資也是所有父母從不吝嗇且持續性的長期投資。因此,該銀行也看好這類股票的成長性。只是,此后的市場行情完全出乎銀行預料,導致投資者的普遍投訴。
權威意見銀行未能充分提示風險
實際上,類似周女士的許多投資者,是對海外金融市場發展的風險認識不足而盲目投資,上述案例中,銀行顯然沒有充分提示風險。據廣東銀監局人士介紹,這也是目前投資者對銀行理財投訴最多的問題之一。
次貸危機對美國零售業產生了很大影響,導致一些服裝、玩具以及和消費相關的行業出現了業績不佳的情況。以上情況導致表現該產品表現一般。業內專家認為,該外資行顯然對國際金融危機的系統性風險評估不夠,設計的產品雖然以保本為前提,但實際上在全球金融風波下,失去了理財的意義。
慧眼“辨金”充分了解產品結構
銀行理財顧問為了銷售某項產品而有意無意地隱瞞風險,是銀監會早就非常重視的問題。因此,專家建議:
第一,投資者在購買產品前,要仔細詢問產品結構,對產品資金投向有比較清晰的認識,并要求理財顧問揭示全部風險。
第二,購買產品前,要求銀行為自己做風險承受能力測試。
第三,購買產品后,要關注產品的信息披露和階段性風險,通過比較后考慮是否贖回。
第四,投資有賺有賠,銀行理財產品也不例外,保本產品也要持有到期才能保本,如中途贖回會有一定損失;對于不保本產品,即使理財顧問大肆強調收益,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記者田志明賈肖明張俊)
【保險篇】
“高收益”投連險遭遇股市寒冬
案例
2007年10月,居民賈振紅去農行存錢,一位貌似銀行工作人員的女士向其介紹了一款恒安保險投連險產品。當時,賈振紅并不知道什么是投連險,而對方介紹說,現在誰還存錢,不如存點理財產品,該產品是“基金中的基金”,沒風險,收益高的可達15%—30%,遠高于存款利息。如果存夠10萬就是貴賓客戶,當市場有波動時會打電話通知取走。在“低風險、高收益”的吸引下,賈振紅用12萬購買了該款產品。
今年春節,因為急用錢,賈振紅去農行取錢,卻被告知該理財賬戶上只剩6萬多。賈振紅當時就懵了。后來賈振紅才從銀行柜員處了解到,自己的錢不是存起來了,而是買了一款投連險理財產品。這款產品并不保底,主要是投資股票。2008年股市大跌,投連險產品自然就大幅縮水了。賈振紅還了解到,當時向自己推薦該產品的,也不是農行工作人員,而是恒安保險的。
賈振紅先后找過恒安保險公司和農行,但對方都表示他們沒有責任。“3.15”來臨之際,賈振紅將其經歷在保險投訴網上曝光,希望得到相關監管部門的關注。
入選理由投訴量居高不下
投連險產品其實更適合抗風險能力較強的中高端客戶。2007年以來,受當時股市牛氣沖天的影響,保險公司紛紛推出投連險產品,通過銀行渠道銷售。然而,在銷售過程中,銷售人員往往夸大投連險的收益,而對其風險避而不提。在選擇客戶對象的時候,也往往不分對方的風險承受能力。
正是因為投訴量大,前不久保監會還發文,禁止銀行儲蓄柜臺銷售投連險產品。
權威意見行業內存在銷售誤導
擁有17年國際理財師經驗的信誠人壽廣東省分公司總經理鄭少瑋告訴記者,投連險首先是保險產品,它的核心價值是具有其他投資工具沒有的風險保障功能;其次,投連險也是一種形式靈活的中長期儲蓄解決方案,多年平均收益率穩定而可靠,因此不宜將兼具保險保障和投資功能的投連險產品與銀行存款、銀行理財產品、基金等金融產品的收益進行片面比較,更不要把投連險產品混同于銀行存款或者基金。
對于前段時間出現的集體退保(投連險)和高投訴率現象,鄭少瑋表示主要是因為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是上輪牛市讓很多消費者對于投資收益率的期望過高;二是向不具備風險承受能力的人群銷售了產品;三是行業內存在銷售誤導、對投資型產品承諾收益率等現象。
慧眼“辨金”建議選擇“賬戶轉換”
鄭少瑋不建議客戶輕易退保,而是建議選擇“賬戶轉換”,把原來激進型賬戶(主要與股市相連)中的錢轉入穩健型賬戶(主要與債券、銀行存款等相連),待股市好轉,再重新轉回來。
高收益和高風險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對于中老年人來說,追求財產保障是第一要務,對于自己不了解的任何理財/投資產品,都不要盲目購買,而是要向子女咨詢后再做考慮,又不是緊俏貨,什么時候買市場上都有。
【銀行篇】
房貸7折優惠門檻重重
案例
廣東銀監局人士表示,近期,在對銀行的投訴方面,除理財產品風險提示不足和不當銷售的外,房貸優惠“門檻太高”也是近期投訴的一個熱點。
田先生向本報投訴稱,日前他興致沖沖地跑到某銀行辦理房貸優惠,卻被告知:老房貸要享受7折利率優惠,貸款余額必須達到30萬元以上,低于30萬元則只能打8.5折;還必須承諾三年內不提前還貸。“我差2萬就不能享受優惠了嗎?”
據讀者趙先生反映,另一股份制商業銀行更“過分”:“你想打7折可以,但必須開他們的網銀或者基金、股票。這個是他們的業績任務,你只有去做了,他們才會給你打7折。否則給你的回復是:還不一定批得下來。”
入選理由近期遭到集體投訴
2008年10月下旬央行出臺規定,從去年10月27日起,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的下限擴大為貸款基準利率的0.7倍。至于10月27日前的老房貸執行什么政策,央行要求各家銀行自主確定。目前,國家下達房貸利率7折優惠政策已經超過5個月,但各銀行對存量房貸實施7折利率優惠的門檻各不相同。其中,信用記錄、房屋面積等成為重點考量的因素。除工行等少數銀行全面啟動該優惠外,大部分銀行都要求客戶書面申請,由銀行審定,有的還強搭銷售理財產品,可謂“門檻重重”,令滿懷希望能減輕負擔的“房奴”們費盡周折,不勝其煩。
權威意見銀行隱性條款損害客戶利益
最近,中國銀行業協會明確提出,銀行在辦理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業務中,不準強制搭售銀行理財產品。各家銀行及分支機構,對符合“7折房貸”利率條件的客戶的申請,要加快辦理,簡化辦理流程。不過,有專家表示,目前,各銀行優惠政策的相關細則的制定和出臺進展不一,而銀行業協會的表態對銀行而言并不具有很大的“威懾力”,因此,導致部分房貸客戶苦不堪言。
法律專家表示,銀行的隱性“霸王條款”事實上損害了部分客戶的利益。
慧眼“辨金”高度重視信用紀錄
對于這類問題,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專家建議房貸客戶:
第一,對存量房貸客戶而言,貸款銀行是固定的,因此,可以先到貸款銀行申請,如果不符合一家銀行的條件,并不意味著不符合其他銀行的條件,不妨試試其他銀行尤其是國有大銀行。
第二,平時要高度注意自己的信用記錄,如信用卡還款不要拖欠、按時交銀行按揭等,這些看似小事,但會給自己留下“信用污點”,一般需要兩年才能清除,不可因小失大。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