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游之流通企業篇
“減流通”大勢所趨要讓藥販子失業
此前藥價居高不下,“流通環節層層加價”被指為罪魁禍首。因此新醫改的方向之一就是“縮減藥品中間流通環節”。從目前流傳出來的方案修改稿來看,新醫改“減少流通環節”的大勢并沒有改變。
征求意見稿中指出,新醫改將“發展藥品現代物流和連鎖經營,促進藥品流通企業的整合”。隨后國家又出新規:藥品集中采購由批發企業投標改為藥品生產企業直接投標。由生產企業或委托具有現代物流能力的藥品經營企業向醫療機構直接配送,原則上只允許委托一次。
目前,我國醫藥流通業現有1.2萬余家,企業規模普遍較小,行業集中度十分低下。這種雜亂的狀態給藥品的安全監管和價格控制帶來了很多問題。而減流通新規一旦實施,一切都將不一樣了。
廣發證券分析師葛崢說,對于醫藥流通企業而言,若不能被政府指定為合法配送商,將可能會在國內醫藥市場逐漸淡出,不少“藥品中間商”將退出醫藥行業,行業的集中度將會越來越高。而醫藥生產企業可能也會擯棄“大搞廣告營銷”的推廣模式。
另一個受到影響的是醫藥代表,近年來這個行當名聲一直“不好聽”。一位醫藥代表坦言:“新的醫改方案傳遞出了清晰的信號,就是要讓我們這幫不創造價值、整天只知倒藥、抬高藥品價格的藥販子們下崗、失業。”
在醫改新政的震蕩下,一個新的醫藥商業模式———藥品第三方物流,開始漸漸嶄露頭角。所謂第三方物流,即專業為廠家和買家提供倉儲和配送服務,而不是通過傳統承銷分銷的方式實現流通。
廣東省藥監局辦公室副主任郭宇華分析,目前醫藥商業模式的一個弊端就是“層層分銷”抬高藥價。“這將大大提高企業增利和藥品降價的空間”。
據業內人士預測,到2020年,醫藥流通行業的集中度將從目前的30%上升到70%,前五大企業年銷售有望超過1000億,相比較于目前的規模,有至少十倍以上的成長空間。
一位醫改專家則解釋道,所謂公立醫院探索門診藥房改制,即是零售藥店托管醫院門診藥房。但也有人提出質疑,如果采用出租托管模式,零售藥店市場環境會有所改善,但藥價則很難下降。“以前是一個蛋糕醫院吃,現在是醫院和零售藥店一起吃。如果醫院要求吃得和以前一樣飽,肯定只有不斷把蛋糕做大,加重患者負擔。”
下游之零售企業篇
門診藥房要改制
零售藥店要接盤?
去年10月征求意見稿出來的時候,零售企業們的“意見”很大。因為該稿一下打破了藥店零售和醫院門診零售之間的市場平衡。
廣東金康大藥房總經理鄭浩濤對記者說:“征求意見稿對衛生系統空前扶持,讓醫藥經濟體現出更多的調控色彩。”對于這種調控方向,鄭浩濤這樣的企業老總們十分關注。
價差抹平的日子將很難過
據了解,醫院門診藥房作為特殊的、具有壟斷地位的零售環節,占據了80%以上的藥品零售市場份額。此前,新醫改方案征求意見稿中提出,“公立醫院實行醫藥收支分開管理,逐步取消以藥補醫機制”。
然而,如果嚴格新醫改按照征求意見稿實施,零售藥店和醫院門診藥房之間的價差將被抹平甚至“倒掛”。目前的狀態是,零售藥店的藥品價格普遍比醫院低20%—30%。在人們對醫院“以藥養醫”致使藥價虛高大加抨擊時,零售藥店也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間。但是,如果實施新醫改,“零售藥店的日子將非常難過。”鄭浩濤說,“定點生產,醫院門診藥房‘不加成’,藥品價錢將會大大降低,屆時零售藥店和門診藥房的毛利潤差將達到25%至30%。”
湖南老百姓大藥房董事長謝子龍則表示:征求意見稿出臺后,老百姓2009年的開店計劃縮減了30%,從200多家減至100多家,同時并購的步伐也將有所放緩。
門診藥房將改制零售藥店?
事情或許又有了轉機。
《21世紀經濟報道》稱從權威渠道拿到了新醫改方案的修改稿。據報道,修改稿中對公立醫院改革舉措“醫藥分開”的實現形式有了更新表述,增添了零售藥店內容,即“探索公立醫院門診藥房改制為零售藥店等醫藥分開的有效途徑”。
鄭浩濤說,門診藥房目前是免稅的,修改稿的規定起碼使零售藥店和門診藥房在政策、法規和稅收上處于同一起跑線。此外,修改稿中不再強調國家因素,同時也把‘零差價’分階段試點實施,時間拉長了,對我們的影響沒有那么致命。”
但他也認為,該修改稿的表述依然很模糊。“這種改制到底是醫院把藥房改成獨立法人的下屬企業,還是將藥房出租、允許社會資本參與競爭呢?”
鄭浩濤分析,如果是第一種模式,藥房是醫院投資的下屬企業,那么藥房和醫院必然存在千絲萬縷的利益關系。藥房的變化只是在需要申請執照和納稅上,它背靠醫院的壟斷地位占據著許多優勢,零售藥店依然在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地位。
怎么理解門診藥房的壟斷優勢呢?按照鄭的提示,記者走訪了廣州幾家零售藥房,得知拿著醫生開出的處方來買處方藥的消費者很少,且大部分是中小醫院開出的。“許多大醫院都要求患者辦就診卡,醫生開電子處方,如果患者離開醫院根本不知道醫生給自己開了什么藥。”一家藥店負責人告訴記者。
會取消門診藥房嗎?
還有一個更激進的做法是取消門診藥房,醫院門診病人須憑醫生處方到社會零售藥店購藥,憑醫保卡結算藥費。如果是采用這種模式,零售企業將迎來巨大的商機。
最后一種模式是國際普遍做法,也是不少專家和企業所希望的方式。“通過市場競爭的方式形成藥品價格和生產、配送服務。”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副會長、連鎖藥店分會會長王錦霞呼吁,應讓社會零售店成為銷售、調配的主渠道。
對于目前存在的問題,金康大藥房鄭浩濤則指出,患者在有些零售藥店買藥不能報銷,使得其無法和醫院藥房在同一平臺上競爭。“只有把零售藥店完全納入醫保體系,才能實現醫藥市場的公平競爭”鄭浩濤說。
醫院辦零售藥店、出租托管,取消門診藥房,最后到底采用那種模式的“改制”,只有等新醫改方案最終揭曉才知道。(記者張啟實習生王軒)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