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28日下午,數萬示威者在倫敦街頭游行,要求參加倫敦峰會的G20領導人“以人為本”,解決貧困、就業和環境變化等問題。圖為示威者要求即將召開的G20峰會要公正行動,解決就業、公正、氣候變化等問題。 中新社發 李鵬 攝
舉世矚目的二十國集團(G20)倫敦峰會即將于4月1日至2日舉行。改革國際貨幣體系、改革IMF、敦促美元資產安全,各種言論、各種表態鋪天蓋地,會議的“預熱”接近白熱化程度。那么,帶著眾多期盼的G20,到底能達成什么樣的成果?“一幣獨大”的美元是否會因此戴上緊箍?
美元“一幣獨大”的弊端暴露無遺
美聯儲3月18日宣布購買美國長期國債,宣告了美元印鈔機的啟動,一時間,貨幣泛濫、美元貶值的預期彌漫于市場之中。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美國國債的債權國,都對于手中握有的美元資產安全表示了擔心和憂慮。“我們對美國國債的安全性和收益性自然比較關心。……同時我們強調,我們對于資產的價值波動也是高度關注的。”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日前表示。
在對世界上持有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的外匯儲備進行研究后發現:美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在價值上看,占比62.5%,在數量上占68%。目前,美元在世界外匯儲備中的地位顯然是“一股獨大”,其帶來的弊端,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彰顯無遺。
盡管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主導的“數量寬松的貨幣政策”屬不得已為之,意在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但是“救市”的成本要其它國家來承擔卻是不爭的事實。從那一刻起,每個國家更加意識到一個事實:完全依靠一個主權國家貨幣的世界貨幣體系,在危機發生時是何等脆弱。
都是美元惹的禍,這匹如脫韁的野馬,是不是需要大家聯合起來給他戴上緊箍?因此,比起去年11月15日G20華盛頓峰會前建立一浪高過一浪的建立“新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呼聲,本次創造“超主權儲備貨幣”的呼聲更加強烈。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3月26日在央行官方網站上發文,提議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并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他指出,特別提款權(下稱SDR)具有超主權儲備貨幣的特征和潛力,應特別考慮充分發揮其作用。而就在周小川發文前的3月16日,俄羅斯總統府網站也發布了其將在G20倫敦峰會上提出的一份提案,其中就包括引入SDR作為一種“超國家儲備貨幣”(supernational reserve currency)。
此項提議不僅獲得了澳大利亞及以“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的擁護,且獲得了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為主席的聯合國顧問委員會的支持。
但是,與新興市場國家不同的態度不同,歐盟對于更換儲備貨幣的建議顯得有些“曖昧”。負責經濟和貨幣事務的歐盟委員華金·阿爾穆尼亞日前公開表示,所有人都認為目前的全球儲備貨幣美元仍在這里,而且將繼續存在很長一段時間。
緊箍難戴 改革仍可能“雷聲大雨點小”
去年的華盛頓峰會仍然歷歷在目:在持續短短5小時之后,會議發布了數千字的《金融市場與世界經濟峰會聲明》,盡管《聲明》在援助金融業、改革金融監管體系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議,但是對于法、英等國大力主張的“新布雷頓森林體系”,《聲明》中只字未提。
事實上,如果想要徹底給美元戴上緊箍,或者說真正實現“超主權儲備貨幣”的目標,前提是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現行框架,在美國擁有IMF17%的份額,而IMF規定重大事項必須要85%的份額通過的情況下,SDR建議實現困難重重。而多數專家對于本次峰會能否改革IMF框架持懷疑態度。
“對于IMF的改革,這次還只能是修修補補。IMF一直在進行自身改革,但是改變IMF的主要宗旨和做法是很難的,涉及到決策權的改革幾乎更是難上加難。美國不會輕易放棄85%通過的規則。”建行高級研究員趙慶明說。
除了美國,歐元區國家對于投票權改革也心存芥蒂。“歐元區國家希望動員東亞國家和石油輸出國充裕的外匯儲備為IMF增資,用IMF的資金來援助中東歐國家,從而降低自己的援助壓力。然而,新興市場國家強烈要求,要將對IMF的注資與IMF份額重新分配及投票權改革相結合。這點中了歐元區國家的要穴,因為,美國在IMF中的份額是與美國的經濟地位相符的,IMF的份額改革意味著歐元區國家必須讓出部分份額。”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張明說。
而趙慶明也表示,中國也沒有特別必要增加在IMF的份額。“現在可能會是一個陷阱,或許中國提高了份額,多拿了資金,但沒有相應取得真正決策權。畢竟在IMF中,與中國利益一致的主體很少。金磚四國不是一個利益主體,印度、巴西更親美國,俄羅斯、巴西是資源型國家,四國在話語權上沒有共同主題。”
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3月27日在《泰晤士報》發表文章說,“IMF增資的首要方式應該是增加配額。如果這在短期內不能實現,出資額度將由當前配額決定。如果給予配額的出資額度不足以應對當前需求,IMF可以發行債券,中國將購買這些債券。……簡而言之,增資應在IMF框架下以彈性和不同的方式達成。”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