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原因使貿易保護主義四處揮舞?
貿易保護主義危害嚴重該如何應對?
金融危機爆發后,形形色色的貿易保護主義也一再蔓延升級,實際上,抬高貿易壁壘來應對金融危機早就被證明不是什么救命良藥,1929年華爾街股市崩盤后,歐美很多國家當時都紛紛采取保護主義政策,結果導致世界經濟在三十年代陷入大蕭條,飲鴆止渴的教訓至今讓人記憶猶新,但為什么現在又有人祭出保護主義大旗?
自由貿易、全球化曾經帶來了全球經濟的繁榮,也被很多國家奉若神明,然而在金融危機爆發后僅僅半年時間內,這些國家卻突然轉向,棄之如敝履。
而統計數據顯示:美國2008年第四季度GDP下降3.8%,創27年新低,2008年失業人數高達近260萬人,為二戰以來最高水平。德國2008年第四季度GDP收縮接近2.0%,德國經濟目前處于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英國2008年第四季度GDP收縮1.5%,為29年來最大降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再次大幅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預計2009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下降到0.5%,為二戰以來最低水平。面對這場來勢洶洶的危機,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貿易保護主義大棒四處揮舞呢?
梅新育:“一般說來的話,貿易保護主義它在任何時候,都是存在的,危機時候它通常是貿易保護主義它這個溫床。”
梅新育,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常年密切跟蹤經濟貿易領域的最新動態,并及時撰寫和發表大量調研論文和論著。
梅新育:“因為在危機時候,一個國家它容易受到外部競爭沖擊的壓力是越來越大,那么它這個國家,它實施對這種隔絕外部競爭壓力,以鄰為壑的這種內在沖動也就格外強烈。”
張漢林:“不得不承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世界經濟的形勢、前景判斷,比較悲觀,對外部經濟比較悲觀,所以它只能在這樣的背景下,可能就只能通過保護自己,認為自己能做得到的、可以做的事情,那么我先做好,那樣來實現所謂的自保。”
越是在經濟困難時期,貿易保護主義的情緒就愈發甚囂塵上,3月10日,美國再次出手,通過了旨在限制進口中國禽肉產品的2009年綜合撥款法案第727條款。事實上,為了轉嫁危機,越是發達國家越是樂此不疲。
劉軍紅:“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手段非常巧妙,它不是傳統的貿易保護,那跟咱們以往理解的貿易保護有很大的不同。”
劉軍紅,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他所在的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發布的研究報告,往往是決策層參考的重要依據。
劉軍紅:“發達國家主要的貿易保護,它的表現形式可以說更加的智慧,更加的軟化,甚至說更加讓你捉摸不定,實際上給一個感覺就是說像一個玻璃墻,看似非常透明,但是走過去就要撞上,是這樣的一種狀態,具體表現比方說法制化、規則化、標準化、環保化甚至安全化,一系列的貿易保護的新手段,新手法,實際上是件,在目前看是發達國家最常用的。”
傳統的貿易保護主義慣用的手段是高筑關稅壁壘,然而這次發達國家推出的貿易保護措施往往是通過法律制度和行政干預來實施,甚至打出了綠色環保、知識產權的幌子,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保護主義措施,已從商品貿易領域擴展到商品生產、勞動力雇傭和金融領域。
金融危機的壓力之下,貿易保護主義的幽靈也開始在世界各地四處游蕩,并且花樣翻新,層出不窮,全球經濟處在一個艱難時刻,一些人以為拿起貿易保護主義的鐵布衫、金鐘罩就能給本國創造就業、刺激消費,其實,這樣的假設也是一廂情愿,如果任其發展,只會把世界經濟拖進更深的深淵。
事實上,貿易保護主義釀成的苦果,在歷史上早有前車之鑒,1929年,經濟危機席卷全球,各國經濟搖搖欲墜,為保護本國利益,1930年6月17日,美國通過了惡名昭著的《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大幅提高超過2萬種外國商品的進口關稅,關上了自己的大門,這樣做的結果使美國站上了風口浪尖、成為眾矢之的,來自各國的貿易保護措施紛紛瞄準美國,全球貿易大戰從此一發不可收拾,也使全球經濟滑向了更深的泥潭:全球貿易額從1929年的360億美元下降到1932年的120億美元,縮水25%,兩年內,世界工業生產的降幅也超過了30%。這場貿易戰的始作俑者更是深受其害,美國本土的出口額從1929年的52億美元左右,銳減到12億美元。直到1933年,羅斯福推行新政,推出《互惠貿易協定法案》,并實行“最惠國待遇原則”,才使美國重回自由貿易軌道,世界經濟開始復蘇。
亞當斯:“我認為,雖然我們已經汲取了1930年的教訓,但我們仍然很難完全控制在很多國家間存在的政治狀況,所以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如果這些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中的任意一項確實損害了國際貿易協定,我們須要及時參閱世貿組織規定,我想包括世貿組織、世界銀行等多家在內的國際貿易機構及時強調其重要性是非常必要的。”
貿易保護主義向來被稱為是一把“雙刃劍”,然而在貿易保護主義發揮效力的時候,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國家的受害程度往往更深,梅新育告訴記者,要應對這些來自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措施,除了對其施加強大的輿論壓力,發展中國家更需要積極自救。
梅新育:“降低自己對發達國家市場過高的依賴性,然后開辟其他的新興市場,其他的發展中國家的市場,通過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親近協作發展,來抵消發達國家市場萎縮的負面影響。”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