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投資所有的固定收益理財產品都‘保險’,投資者還是應該謹慎選擇,多了解這些產品的結構和可能存在的風險。” 中新社發 任衛紅 攝
|
“并非投資所有的固定收益理財產品都‘保險’,投資者還是應該謹慎選擇,多了解這些產品的結構和可能存在的風險。” 中新社發 任衛紅 攝
|
股市大幅震蕩讓許多投資者對股市和基金投資心有余悸,時下不少市民將投資轉向了銀行推出的各類固定收益理財產品。相關數據顯示,多家銀行推出的固定收益類產品贏得了投資者熱捧,成為目前名副其實的投資亮點。
“并非投資所有的固定收益理財產品都‘保險’,投資者還是應該謹慎選擇,多了解這些產品的結構和可能存在的風險。”昨天,一位行業資深理財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說。據介紹,目前各銀行推出的最火的固定收益產品主要有三類:票據類、信貸資產類、純信托類。該人士詳細分析了這三類理財產品的特點與收益。
票據類理財產品主要投資銀行承兌票據,投資期限不超過6個月,平均年化收益率在3.6%-4.5%,這比同期定期存款的利息收益至少要高出30%左右,該類產品到期后,由出票銀行承諾兌付,風險幾乎與儲蓄相當,為短期投資產品的較好選擇。
今年以來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非常流行,各銀行標出的年化收益率也是節節攀升。目前央行公布的一年期標準貸款利率是7.47%,信貸資產類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大多在5%-6%左右。該類產品投資銀行已審批通過的貸款資產,貸款企業具有較高的信用評級,因此實際風險較低,相當于“保本保收益”理財產品。
極少數超過了8%甚至更高的銀行理財產品,則多為企業通過信托方式進行的融資行為。今年以來,由于國家銀根收縮,許多無法從銀行貸款的企業轉而求助信托公司,通過發行信托產品募資,企業支付的融資利息也較銀行貸款高許多。該類產品的風險要遠高于前兩類產品。
對于當前投資固定收益理財產品的熱潮,該專業理財人士給出了3點建議:不要把全部資金投入到固定收益產品上,避免市場機會的喪失;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期限,宜短不宜長;不要一味只看高收益率,時刻要注意防范風險,看清投資標的再下叉,回避投資于不景氣行業的產品。(記者 鄒俊 實習生 王珺)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