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銀行理財市場主流產品之一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在經歷了前兩年的火爆行情之后,今年以來顯得時運不濟。
來自專業研究機構的統計,今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發行總量為2165款,結構性理財產品卻只有317款,占比為14.6%。進入8月份,這一趨勢更加明顯:8月15日至21日,僅僅一周內就有14家銀行發行了122款理財產品,發行規模繼續明顯上升,但其中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卻降至5款,占比僅為4%,且這5款產品均來自外資銀行。
從年初的“零收益”事件到不久前有關“偽結構”的質疑,再到市場發行規模占比持續下降,在理財市場空前大發展的環境下,結構性理財產品卻大有被邊緣化的趨勢,以致人們不禁要問:結構性理財產品究竟怎么了?
曾經的明星產品
結構性理財產品曾經是銀行的“主打牌”,尤其在2006年,該類產品一直穩居股票類產品的第一位。2007年,雖然由于打新股產品后來居上,結構性產品占比略有下降,但仍能達到46%的份額。銀行對結構性理財產品的熱情,一方面與當時市場大環境有關,另一方面也取決于此類產品自身的特點。
所謂結構性產品,按照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財產品中心專家的解釋,是一種嵌入了金融衍生品的固定收益證券。這類產品并不直接支付確定的利息,其收益率受到與之掛鉤的衍生品資產的影響,而這些衍生品資產的收益又取決于與之相關的利率、匯率、股票指數或商品價格的走勢。通常情況下,結構性產品的風險要比股票、基金低,收益比存款高,是一種介于股票、基金和定期存款之間的投資工具。
由于結構性產品所具有的特殊優勢,因此,自銀監會于2004年頒布實施《金融機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各家銀行在取得相關牌照以后,紛紛推出此類產品,使得結構性理財產品一度成為當時理財市場上的明星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結構性產品也被一些銀行稱為結構性存款,這一稱謂初聽起來似乎頗令人費解,但細細品味卻不難發現其中的玄機。在理財市場剛剛起步階段,很多銀行發行理財產品除了搶占市場和客戶的考慮,更多的是出于擔心儲蓄存款外流而作出的應對之舉。很多投資者在銀行購買這類理財產品時,常常將其誤認為是“能獲得更高利息的銀行存款”,但當時卻鮮有銀行能夠向投資者作出正確、真實的解釋,這也為后來“零收益”、“負收益”事件產生巨大負面影響埋下了隱患。
“零收益”和“偽結構”
銀行在發行結構性產品之初,大多將募集的本金部分作為存款,將利息部分用于債券、票據等投資,或與利率、匯率掛鉤,將收益所得計入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由于掛鉤產品風險較低,再加上當時市場環境較好,因此對投資者很有吸引力。
但是,隨著銀行理財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產品預期收益率也開始節節攀升。越來越多掛鉤股票、基金的高風險結構性產品開始出現,受到國內國際資本市場大幅調整影響,再加上一些產品結構設計存在缺陷,結構性產品終于落入“收益門”的泥淖,從產品到銀行,在投資者心中的形象都受到了很大影響。
“零收益”的陰影未退,今年6月份社科院金融所在一份理財產品報告中又質疑銀行結構性產品設計能力。報告稱當月中資銀行推出的結構性產品缺乏結構性產品特征中必須的“收益支付條款”,在本質上仍為固定收益產品,屬“偽結構”。對此,一些業內專家認為,銀行之所以將固定收益產品“包裝”成結構性產品,一種原因在于可以在設計條款中加入更富有吸引力的預期收益率,有利于產品發售;另一方面,則是借此豐富理財產品種類,畢竟,結構性產品更考驗銀行對市場的判斷能力和產品研發水平,銀行此舉多有往自己臉上貼金的嫌疑。
拋除上述事件的影響,近期資本市場動蕩不安的局勢,致使各銀行很難把握市場的變化趨勢,也減弱了他們推出結構類理財產品的熱情和信心,結構類理財產品逐漸趨冷。
寒潮當中仍有看點
盡管由于“零收益”、“偽結構”事件,結構性產品備受市場質疑,投資者對其敬而遠之,一些銀行甚至在一段時間選擇了放棄。但專家認為,從金融創新的角度看,結構性產品的創新程度遠強于打新股或信貸類產品。
“實際上,結構性產品如果設計得好,不僅可以為投資者規避一定的風險,同時還能提供不錯的回報。”有專家告訴記者,即使在“零收益”、“負收益”出現的情況下,依然有同類掛鉤港股的結構性產品取得了25%的收益率。這或許也進一步說明了結構性產品所具有的技術含量。
銀行方面對結構性產品的態度也有不同。有些銀行近期推出的理財產品基本以信貸資產類產品為主,而鮮有結構性產品面市;但也有銀行依然堅持在結構性產品中進行創新,只不過產品風格更趨穩健。交通銀行個人金融部產品高級經理施崢嶸告訴記者:“我們沒有一味地迎合市場熱點,而是堅持以分散投資的原則選擇投資的資產和領域。在結構設計上充分考慮市場接受能力,引進先進的管理和風險分散工具,并結合理財師隊伍的實際素質,循序漸進,不過分求新求異,以保障產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客戶收益。”據她介紹,到目前為止,交行已經到期的產品大多數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其中2007年推出的“澳視群雄”以及“新·澳視群雄”等20多款產品在整體市場惡劣的環境下,利用保本票據和金融衍生工具的結合,在風險和收益中尋找最佳平衡點,成功避開了資本市場深度調整帶來的影響,為客戶獲得了優異的回報。最近,他們又推出一款投資于境外結構式票據的理財產品。
對于目前結構性產品所遇到的寒潮,施崢嶸認為是新生事物發展中的必經之路。作為各商業銀行開拓零售銀行業務的重要產品線之一,結構性產品可以提供不同于普通投資產品的收益回報方式,滿足投資者的特定需求或捕捉市場的特定機會,因此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或許,在得到社會更多的關注之后,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接觸和了解結構性產品這一獨特的金融工具,從而能夠理性認識其作為一種投資工具所具有的優勢和劣勢;同時大批相關從業人員的經驗與素質也在不斷提高,也為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長遠健康發展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記者 謝利)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