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隨著打新股理財產品的銷聲匿跡,信托類理財產品以其收益穩定、期限較短等優勢脫穎而出,成為市場主力軍。
但近日,銀行理財產品的“貨架上”,純信托類產品卻突然減少。很多銀行的大眾理財區域,甚至難尋蹤影。
8月信托理財急剎車
據統計,今年以來,為規避信貸額度控制,銀行與信托公司合作推出的信托類理財產品數量一路走高,今年5月,產品數量達到139款,6月增至166款,7月則攀升到228款,但8月份卻出現199款的驟降,這也是今年以來,此類產品首次出現下降。
9月11日,記者走訪了建行、中信、光大、交行、工行,了解到目前正在銷售的人民幣理財產品大概15款,但純信托類卻只有3款,且還不都適于普通大眾。
高起點短期限成特色
目前沈城銀行理財產品市場中,票據類的占主導,其次是票據和信托綜合類,而上半年獨領風騷的“信托類”,不僅數量減少,還出現了創新。記者在光大銀行了解到,下周即將發行的一款信托型理財產品,運行期間只有8天,投資起點為100萬元,年化收益率3.3%。對于8天的超短期高端理財,在市場中應算是一種創新。
建行理財專家在介紹將要發行的一年期、年化收益率5.61%的信托類理財產品時,則特意向投資者強調,理財資金是貸給國家電力部門3A級企業,安全性很高。
風險加大銀行求穩
一度處于理財市場主戰場的信托類產品,8月的突然剎車叫人意外。究其原因,建行理財專家楊玉青分析,信托產品解決了銀行貸款額度不足和企業渴求資金的矛盾,因此一直被監管層關注其是否對宏觀調控帶來負面影響。
而且,其信用風險呈兩極分化,一些產品獲得了國家開發銀行等高信用等級單位提供的擔保,違約風險很小;而有些則沒有類似擔保,風險較高。一旦借款信用主體無法按時還款或無法完全償還本息,投資者可能面臨低收益甚至虧損。(記者 呂佳)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