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融危機蔓延、匯率風險加大,銀行的部分外匯理財產品開始下調預期收益。
昨天,記者走訪中國、建設、招商、光大等銀行發現,進入10月后,這些銀行的一年、半年期中長線外匯理財產品部分已悄然絕跡,而新發行的外匯理財產品也開始下調預期收益。
外匯理財產品收益率下調
記者昨天從中國銀行的公告欄和客服處了解到,10月上旬最新一期的外匯理財產品“匯聚寶”確實只有4個,而在9月之前平均每期都會推出十來個品種,并且,半年、一年的中長線產品也都不再推出。
在建設銀行,10月最新一期(2008年第 13期 9月 28日-10月15日)的4種外匯理財產品“匯得盈”,全部是3個月的短期產品,而在9月之前,超過三分之二的品種都是半年期以上的中長期產品。
此外,中國銀行最新發行的外匯理財產品的投資收益率分別只有3%-6%。而在今年7、8月,美元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達到5%以上,澳元產品也在8%至9%之間。
本月初,建設銀行發布公告稱,對“匯得盈2008年第09期外幣理財產品(6個月澳元)”行使提前終止權利,產品提前終止。
同時,光大銀行也提前終止了一款以美元投資的理財產品“同升二十一號理財產品”,該產品投資于港股市場,今年6月發行。光大銀行表示,因次貸危機繼續蔓延,港股重心不斷下移,這款美元產品已無法實現9%的收益率,最終年收益率僅為5.0%。
低調推介外匯理財產品
“品種少了,期限也只有3個月的。”記者昨天在光華路的中國銀行看到,這里往常擺在產品展示欄的外匯理財產品宣傳頁都已找不到了。
當得知記者詢問外匯方面的理財產品后,銀行工作人員才給記者找出一個打印的紙單子,“現在金融危機,外匯的東西都做得少了,10月這一期就4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般銀行按半個月一期推出新的理財產品,“9月前,每期都做十來個品種,現在一下就不行了,我們現在也都不太主動向顧客推薦。”
隨后,記者在大望路附近的建設銀行和招商銀行發現,這里也幾乎看不到外匯理財方面的宣傳頁。“原來有一個專門做外匯理財的人,現在她主要負責債券類投資了。”招商銀行的工作人員說,“我們從10月初已不再單設外匯理財的咨詢人員了。”
專家提示
投資者謹慎外匯理財
人民大學財經金融學院教授趙錫軍表示,目前國際投資環境面臨前所未有的惡劣情況,全球性經濟危機的蔓延、國際油價的深度暴跌、大宗期貨的集體疲軟,都增加了近期匯率理財投資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另外,趙錫軍建議,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外匯理財產品結構比較復雜,匯率、利率等外匯指標的專業要求也較高,如果沒有對國際經濟形勢的足夠判斷,不宜輕易涉足。
名詞解釋
什么是外匯理財產品?
投資者將一定金額的外幣交給銀行理財,到期后銀行將本金和收益返回,但理財產品也會無收益或虧本。(記者徐妍)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