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人們的預期壽命正在大幅增加。如果對養老金的需求視作人生的長期債務的話,那么,人生工作期則是這項債務的分攤期,退休期則是債務的發生期,如何審視養老債務在數量與期限上的平衡與匹配?怎樣才能有效實現養老這一人生終極財務目標?
細算養老金老來不慌張
案例
周先生和吳小姐研究生畢業后于2000年參加工作,目前雙方結婚3年,年齡均為30歲。關于未來的養老打算,夫妻計劃30年后一同退休,繼續小康型的養老生活。
目前,雙方的生活費用為67000元/年,根據夫妻目前身體健康狀況和防范長壽本身可能帶來的養老金不足的風險,預估兩人壽命均可以達到85歲。
2006年末,周先生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20000元,企業年金賬戶余額10000元,月稅前工資為10000元。吳小姐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10000元,月稅前工資為5000元。個人養老金計提率8%,企業年金由企業和個人各計提4%。2006年本地社會月平均工資假設為2000元,以后假設每年增長率4%。個人養老金賬戶和企業年金賬戶的報酬率假設為5%。
案例解析
對照國家政策,本案例中的夫妻雙方均于2000年后參加工作,屬于"新人"[即凡于《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實施后參加工作的參保人員屬于"新人",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退休后將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未來可以按照"新人"標準享受國家基本養老金待遇。
由于周先生的工資水平超出社會平均工資的300%,所以其繳費基數為社會平均工資的300%;而吳小姐的工資水平未超出社會平均工資的300%,則其繳費基數為自身工資水平。
根據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政策公式推導計算,他們獲得的指數應該分別為3和2.5。按照退休計劃,由于夫妻雙方自工作后繳納養老金開始,到退休時的累計繳費期限均為35年,則在領取基礎養老金時,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領取該基數的35%。根據規定,60歲退休的個人賬戶的計發月數均為139個月,退休139個月后個人賬戶養老金領取完畢,以后只能領基礎養老金。
注:1、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上年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2、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1/A1+a2/A2+……+an/An)/N。a1、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的本人年繳費工資;A1、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的全省職工年平均工資;N為參保人員至退休上年年底本人的繳費年限。
一、夫妻雙方養老金需求測算
目前夫妻雙方的生活費用為67000元/年,占家庭全部收入的1/3左右。支出內容包括了日常生活支出項目、休閑活動支出項目、投資活動支出項目、轉移支付項目和其他支出項目。年輕的夫妻希望在退休后繼續其小康型的日常生活。根據實際生活和國民經濟發展的經驗數據,在此分別假設了生活費用各個項目的退休后支出變動率和年費用上漲率,根據退休后支出變動率計算出,假如現在就退休可能產生的目前退休后年支出,再根據年費用上漲率計算出,目前退休后年支出為30年后的實際水平。
在生活費用的各子項目中,大幅提高了醫藥和保健的可能支出。雖然提高比例分別達到1000%和2000%,但從絕對金額看,8000元/年和20000元/年仍處于合理范圍。旅游費用支出也提高至150%,屬于夫妻雙方的目標規劃。其他項目均有一定程度的減少,符合家庭生命周期中退休階段的支出規律。其中,教育、自用住宅還貸和老人贍養費支出不再考慮發生。
根據測算的數值分析,目前夫妻雙方的生活費用67000元/年在考慮退休后支出變動率因素后,生活費用降為58400元/年,但是考慮年費用上漲率因素,30年后的退休第一年生活成本支出便達到了驚人的247320元/年,85歲時的生活成本支出更是達到了866290元/年。可見物價上漲率帶來的復利增長效應絕不可小視,如果忽略該因素或者考慮不當,可能會直接導致家庭在未來身處養老金的危機當中。
二、夫妻雙方既定養老金測算
1、周先生30年后60歲時退休,可享受如下退休金:
1)退休第一年當地月平均工資=2000元×(1+4%)30=6487元
2)第一年基礎養老金=(6487元+6487×3)/2×35%×12=54489元
3)個人養老金年計提額=2000元×3×8%×12=5760元
4)個人養老金賬戶存量累積額=FV(5%,30,-20000)=86439元
5)個人養老金賬戶等比年金累積額=5760元×(1/(5%-4%))×(1-((1+4%)/(1+5%))30)×(1+5%)30=621242元
6)退休后每月可領取個人賬戶養老金=(86439元+621242元)/139=5091元
7)退休后第一年可領取的基本養老金=(54489元+5091元×12)=115581元
8)退休139個月后個人賬戶養老金領取完畢,以后只領基礎養老金
9)企業年金年計提額=2000元×3×4%×2×12=5760元
10)企業年金賬戶存量累積額=FV(5%,30,-10000)=43219元
11)企業年金等比年金累積額=5760元×(1/(5%-4%))×(1-((1+4%)/(1+5%))30)×(1+5%)30=621242元
12)退休時可一次性領取企業年金=43219元+621242元=664461元或者按照25年時間平均領取,每年可領取企業年金=PMT(5%,25,-664461,0,1)=44900元
2、吳小姐30年后60歲時退休,可享受如下退休金:
1)退休第一年上海市的月平均工資=2000元×(1+4%)30=6487元
2)第一年基礎養老金=(6487元+6487×2.5)/2×35%×12=47678元
3)個人養老金年計提額=5000元×8%×12=4800元
4)個人養老金賬戶存量累積額=FV(5%,30,-10000)=43219元
5)個人養老金賬戶等比年金累積額=4800元×(1/(5%-4%))×(1-((1+4%)/(1+5%))30)×(1+5%)30=517701元
6)退休后每月可領取個人賬戶養老金=(43219元+517701元)/139=4035元
7)退休后第一年可領取的基本養老金=(47678元+4035元×12)=96098元
8)退休139個月后個人賬戶養老金領取完畢,以后只領基礎養老金
以上計算可得知,如果僅僅依靠夫妻雙方領取的基本養老金和周先生的企業年金計劃,只夠維持夫妻雙方在頭兩年的當期養老金需求,家庭養老金在第3年度(63歲時)就會出現赤字狀態,一直到預期壽命終止。
三、建立家庭個人養老金計劃
國家基本養老金、企業年金和個人養老金是實現家庭養老計劃的“三駕馬車”。
個人養老金資產配置計劃應該與夫妻具體財務目標、投資期限和家庭投資風險屬性相匹配。這意味著在選擇金融產品時,必須從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三方面來綜合考量。在本案例中,由于投資積累期間長達30年,因而投資階段前期不應過于保守,可以更多注重較高收益率。而隨著夫妻雙方越來越臨近退休目標,此時可對金融資產投資結構在不同投資階段作出相應調整,更加注重安全性,適度降低收益率。退休后,必須定期足額支付養老金,因為家庭進入了純消費階段,此時的投資產品在風險收益特征方面,要能夠完全滿足退休金在低風險偏好下的安全性和流動性的需要。
關于家庭投資風險屬性的測度,金融理財師與夫妻共同討論了對投資的風險態度和風險承受能力問題,主要包括了其對目前收入狀況、投資經驗、通貨膨脹、投資的流動性和收益性等方面的看法和關心程度。綜合有關信息,金融理財師將其歸類為高度風險承受能力與中度風險承受態度的投資人。
執行養老金資產配置計劃的重要工具是基金定投。基金定投是基金定期定額投資的簡稱,即每月固定時間,以固定金額,持續投資到指定的基金中。基金定投較其他投資方式具有下列諸多有利條件:
1)降低投資風險由于基金資金規模龐大,投資較個人更趨多元化,在投資方向上有更多的資產選擇,有效分散了投資中的非系統和系統風險。
2)降低投資成本無論市場如何波動,您在每月固定時間內,以固定金額持續投資到指定的基金中。如基金價格走高時,買進的份額較少,而基金價格走低時,買進的份額較多,抹平了基金凈值的高峰和低谷,攤薄了基金的投資成本。
3)投資收益穩定,資產流動性強從長期水平分析,基金專家管理和投資,能夠為您提供穩定收益。同時基金的變現能力強,您可以隨時并方便地贖回基金,這是在保持流動性前提下又能享受高收益成長的優良投資工具。
由于基金形態眾多,投資目標和投資組合風格不一,因此具有完全不同的風險和收益特征。
綜合比較之后,我們可以選取生命周期型基金,由于其設計理念非常符合養老投資的需求,目前已經成為國外養老市場中最重要的金融產品之一。該類基金從建倉期結束起至目標日期止,基金的風險與收益水平將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步降低,即基金初始投資階段的風險收益水平接近股票型基金;隨著目標日期的臨近,本基金逐步發展為低風險債券型的基金。可以說,此種產品可以幫助投資者在承擔適度風險的條件下,獲得相匹配的收益回報,它是一種理想的養老儲蓄產品。(周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