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清單
15只基金組合下“金蛋”
對照長達十年的投“基”歷程,葛老拉出了一條長長的投資清單。在這十年里,持組合投資理念的葛老先后投資過15只基金,且種類齊全,有十只封閉式基金和五只開放式基金。
從1998年開始葛老真正接觸基金,第一步,他一共花了12萬購買了四只封閉式基金,分別是景順長城基金公司推出的景泰基金、博時基金公司推出的裕陽基金、華夏基金公司推出的興華基金和華安基金公司推出的安興基金,每只都買了2.5萬份,一共是10萬份,在1999年和2000年兩次分紅的時候分別拿到了3450元和39150元的分紅。
第二步,在2000年到2002年兩年,葛老不僅對景泰基金、安興基金這樣一些業績不俗的基金進行大額的資金追加之外,同時還購買了這些基金公司推出的兄弟基金,比如說當時葛老一狠心一下子買了博時基金公司的15萬份裕元基金,華夏基金公司推出的興和基金葛老也購買了15萬份,安順基金更是一下子購買了25萬份,對市場表現一直良好的富國基金公司推出的漢興基金和漢盛基金,也買了不少。除此之外,葛老還購買了泰和基金和大成基金公司推出的景陽基金等等。在這兩年的時間里,葛老一共購買了114萬份的基金,總共花了130萬元左右,其中90萬元是增量投資,有部分是親戚好友出于信任委托自己理財的,40萬元是原基金的紅利轉投。此后,對封閉式基金葛老再沒有增量投資,基本是長期持原基金或用紅利來追加投資。
在持有基金的品種上,封閉式基金和開放式基金均有。葛老認為,兩種基金各有各的優點,開放式基金比較靈活,而封基有折價率。比如他買的封閉式基金,起碼都翻了四倍。目前葛老手中光封閉式基金價值就接近600萬元。
經典實戰
道似無常實為高深
第一招:低點買入
實例:科瑞基金 收益:40萬元
科瑞基金是葛老在本世紀初投資最為得意的一筆,盡管當時已經是熊市,很多人都在擔心這時候買基金到底會不會有所收益、甚至資金還會有所縮水,而葛老看準時機,一下就買了五萬份,而當時買入的凈值一份僅僅才8毛錢左右,隨著后來該基金業績表現良好一直上揚,葛老一共追加了15萬份,買入的價格也是非常低,每份都不足一元,而依照最新的基金凈值顯示,基金科瑞現在每份的凈值已經達到2.9773元,將近3元,這樣一算的話單基金科瑞葛老的收益就高達40多萬。
第二招:快買慢贖
實例:華安創新 收益:70萬元
華安創新基金是葛老最早接觸的開放式基金,回憶起當初的情景,葛老仍然是十分激動,雖然那時候已經有三年的基金投資經驗了,可是對于開放式基金仍然是一竅不通,但是在基金專家的指導下,還是下定決心前去購買,還是跟老伴一起輪流排了整整一夜的隊,到最后硬是搶到了26萬份。用葛老的話來說,華安創新基金的業績一直非常好,而且包括媒體、理財專家等等都非常看好,所以自己就一直沒有去動它,直到上個月想換個大點的房子,才想到了贖回它的念頭,贖回時差不多是100萬,賺足了70多萬。可是葛老說:想想還是不甘心,從贖回那天到現在,華安創新基金的表現可以說是更上一層樓,如果按這個月的價格看,已經超過了100萬元。
第三招:考察“基窩”
實例:四只開放式基金 收益:160萬元
除了華安創新基金,葛老還接觸了不少其他的開放式基金,如南方穩健成長、廣發穩健成長等等,葛老投資的眼光都是十分到位,因為他不僅看基金本身,還看“基窩”,即基金公司的成長業績,因此基本不會失手。除了華安創新基金之外,葛老購買的四只開放式基金凈值已經從原先的40萬左右增值到現在的200萬以上,可葛老說應該還有上升的空間,如果不急著用錢,一定不會贖回的,就讓它像聚寶盆一樣慢慢地錢生錢吧。
秘笈揭示
證券新聞只看基金版
對于讀者最關心的葛老有什么投資秘訣的問題,他總結了一句話:長期持有,但如一旦發現基金業績不好,就應下決心換手。對于普通人來說,大家怎么知道在哪個時點應該賣出或贖回,才能防止風險呢?
葛老說,這確實是需要比較長的經驗才能判斷的。不過有一些簡便的入手方法,就是每天看報紙基金版,上面有對于基金的近期走勢判斷,葛老說,如果看到專家對某只基金判斷較好,給的“星”比較多,他就再去考察基金的業績,如果增長率長期比較好,他就會堅持持有;但如果對哪個基金評價不是太高,且增長率長期低于平均線,他才會考慮賣掉、贖回。
記者發現,其實這個辦法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是最簡便的,但正是這個便捷的辦法,卻也是最直接可行的“秘笈”,可謂平淡中見功力。有意思的是,為了全身心投入基金,報紙其他的證券版,他現在從來不看,以免分心,只看基金版。“此外還要靠平時一點一滴積累對于基金的知識”,葛老說,在他家里,《基金觀察》這類雜志是常年訂閱的,三大證券報的相關版面,也要經常閱讀。“揚子晚報的《壹財經》也是他每天都要讀的!”葛老的家人為他補充。除了積累知識、增強判斷力,投資要獲利,其實膽識還是很重要的,葛老對當年一擲26萬元買華安第一只開放式基金還是非常得意。
理財專家
葛老收益并非“出奇”
葛老自己承認其實投資經驗平淡,而內地第一只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基金經理劉新勇先生,聽到“千萬”老翁傳奇后的第一反應并不是很吃驚。他說如果投資方法正確,尤其是能夠堅持長期持有的話,能夠取得這樣的收益是純屬正常的。尤其是像華安創新基金推出來差不多五年左右的時間,如果一直持有的話,單個基金從當初投入的26萬一直增值到現在的100多萬,是完全正常的,平常關心市場的人都應該清楚。
劉新勇先生認為,基金投資的關鍵其實就是兩點,一是了解該基金公司近一段時間的業績是不是持續向上增長的,前期的調查是敲開基金穩定收益的一塊金磚;其次就是要長期持有了,主要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始終牢記經濟是向上發展的,上市公司的業績是向上增長的,股指是一直上揚的,基金長期持有就沒有理由不會有穩定的增值。
一些業內人士也認為,其實只要是基民大多都知道“長期持有”是基金投資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可是大多數基民就是做不到,市場不是很景氣的時候就急著贖回,生怕自己的錢縮水了,而如果反之市場大好的話,基民們又坐不住了,生怕好不容易到手的錢又不見了,也是急急忙忙就贖回了。
有關業內人士認為:要想有良好的心態其實并不是很難,只要想到你是把錢交給專門理財的基金公司的,而基金經理對市場情況都有良好的把握,無論是選擇投資品種還是規避風險都更有經驗,想到這里就應該放寬心大膽地投資。這也是葛老的投資經驗看似“平淡”、實則暗合基金投資理念的原因。其實長期投資基金收益翻一二十倍并不是神話,比如在美國,彼得林奇管理的“麥哲倫基金”在13年間業績翻了29倍。(薛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