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決定自8月22日起上調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這也是今年以來第四次加息。專家分析建議,受四度加息影響,儲蓄、基金和外匯理財等領域將面臨或多或少的變化,百姓理財還應仔細思量。
加息間隔短 轉存需理性
到銀行咨詢轉存業務的吳女士自己計算,10萬元的存款在加息之前一年利息是3330元,扣除5%的利息稅,實際收入是3163.5元;若以新利率計算,一年期實際收益為3420元,比原有收入高出256.5元。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天津分行理財師孫達對此表示,加息將增加居民的利息收入,但由于幾次加息的間隔比較短,不少居民都是剛剛辦理轉存業務,加上提前支取會遭受按活期利率計算的損失,百姓在轉存過程中應綜合考慮收益與成本的關系。
一般來說,轉存是否劃算可參考以下公式:360天×存期×(新定期年息-老定期年息)÷(新定期年息-活期年息)=合適的轉存時限。此次以一年定期存款為例,360×1×(3.60%-3.33%)÷(3.60%-0.81%)≈35天。
但孫達表示,由于7月21日曾上調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8月15日存款利息所得稅率又由20%調減為5%,因此實際期限比上述公式結果可能還有所增加,百姓在轉存過程中最好根據具體情況請專業人士幫助計算。
固定收益型產品遭挑戰
天同證券分析師楊震說,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過程中,四度加息的目的在于抑制經濟過熱,而并非針對股市、基金。此外從之前的幾次經驗來看,股市短期受到的負面影響應該有限。
孫達說,雖然今年以來四度加息,但存款的實際利率仍處較低水平,風險性投資產品收益仍有很強的誘惑力。加息作為常用的調控手段,也將對債券等投資產品起到負面影響。因此百姓在理財過程中應重點關注產品的投資期限與收益類型。
今年以來,固定收益型理財產品遭遇挑戰,一邊是收益較高的股票、基金,另一邊是銀行存款利率的持續增長,目前一年期儲蓄3.60%的年收益率已經接近一些固定收益的信托、理財產品。
孫達說,投資期限長的產品缺乏流動性,在利息變動的情況下,轉存、提前兌現都將出現不必要的損失;而固定收益產品在規定期限內無法享受到利息上升的好處,利率風險相對增加。
南開大學財務管理系教授黃福廣也表示,債券由于在一定期限內收益率固定不變,價格將受到加息的負面影響。因此在加息影響下,期限較短、收益率浮動的風險性投資產品將更具優勢。
房貸、外匯理財應關注長期
記者利用某商業銀行網站提供的房貸計算器計算,如果貸款金額為30萬元,期限20年,此次調整之后每月還款額將增加33元左右。
孫達說,此次5年期以上的個人貸款利率上漲幅度為0.18%,一次加息對還貸者影響不大,且今年以來的幾次加息都將在明年開始執行。但若將幾次加息結果累計下來,對貸款者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對準備貸款買房的人來說,應將持續加息帶來的還款壓力考慮在內。
近期外匯市場變化較大,8月20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告別連續7個交易日的持續回落重新走高。記者采訪中發現,各理財網點都有不少外幣理財的百姓,咨詢如何配置外匯與人民幣存款的比例。
孫達說,小幅加息對人民幣匯率影響不大,由于人民幣仍存在升值的預期,對于持有大量外幣并以投資為目的人來說,可適當考慮結匯。但對于有少量外匯的普通百姓來說,出于流動性考慮也可以繼續持有,這對出境旅游、探親的人來說也比較方便,具體數額要依個人需要確定。
理財專家還建議,外匯理財同樣可選擇短期、浮動收益型產品,既可以在轉存、提前兌現過程中減少損失,又能通過浮動收益來抵消部分匯率損失。(徐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