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逾五、六萬的人流量,場場爆滿的財富講堂,這是不久前舉行的2007北京理財博覽會的“盛況”。這一幕同樣可以在上海、天津等許多城市的理財會看到。
在公眾理財熱情被前所未有激發的今天,百姓的理財觀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并呈現出一些明顯特點。
理財者渴望更“專業”
“目前我正在學著看K線圖,使用股票F10軟件,這些能讓我更了解股市運行規律。”在北京某貿易公司上班的李向陽炒股已經有好幾年了,最近他通過各種渠道,開始積極學習證券知識。
近兩年來,人們的理財“熱情”方興未艾。與之相對應,百姓積極通過各種渠道了解理財知識和技巧。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在2007年上半年在全國各大城市舉辦了“摩根基金大學”主題理財講座,觀眾人數據統計達到11145人次。目前結束的北京理財博覽會共舉辦了大小16場理財講座,基本上場場爆滿,其中“最牛基金經理讀者見面會”由于觀眾太多,不得不將一場兩小時的講座“劈”成兩場,講座時間也縮短到了1小時。
在北京圖書大廈、卓越亞馬遜、當當網等各大書店,投資理財類圖書也普遍受到讀者歡迎,如《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股市操練大全》《股票投資的二十四堂必修課》等均進入熱銷排行榜。
33歲的王寧女士表示自己目前雖然沒有購買股票基金的打算,但也經常關注理財方面的信息。她說:“俗話說‘人不理財,財不理你’,平時大到購房買車,小到日常消費,都需要正確的理財觀念和方法,這樣積累起來就是財富。”
聯合證券北京營業部投資顧問王肖認為公民的理財水平正在逐步提高,“之前人們對股市普遍缺乏了解,很多人習慣從親朋好友,或交易大廳里打探消息。如今,前來進行投資咨詢的人越來越多,不少投資者并不局限于詢問買哪只股,而是想弄清楚為什么股票會上漲和下跌。”
希望從新產品里“掘金”
在我國,傳統的理財產品主要掛鉤在匯率、利率和貨幣等方面。近兩年,掛鉤股票、股票指數、海外基金、債券、商品指數,以及以投資藝術品、黃金、奧運題材為多元化掛鉤標的的理財產品頻繁出現。其中,很多新產品受到理財者格外關注。
國家外匯管理局今年8月宣布將在天津濱海新區開通“港股直通車”試點項目,不少投資者已經向中國銀行天津分行預約開戶,他們認為香港股市成熟健康,拿出部分資金認購港股,收益可期,又可以起到分化風險的作用。
近期,與“港股直通車”爭奇斗妍的新產品還有不少。今年9月,兩只在國內率先推出的基金QDII產品——南方全球精選股票基金和華夏全球精選股票基金陸續公開發行,銷售情況看好。前者首發當日吸引了490億元認購資金,遠遠超出了該基金預定的150億元目標。
金倉(北京)國際貴金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閆先生則介紹,新近推出的黃金期貨目前受到不少投資者關注,黃金期貨是目前惟一正規個人黃金投資渠道,開放黃金期貨交易降低了黃金交易門檻,有助于人們拓寬投資途徑。
業內專家表示,近年來我國的理財產品大幅增加,尤其是最近股市行情看好,不少新推出的浮動收益型產品受到廣泛歡迎。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在數量和種類上還有差距,理財渠道仍有待于進一步拓寬。
“貼身”理財受歡迎
2007年,中國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銀行的私人銀行部相繼開業,工行、建行、浦發、深發展等銀行也均已著手私人銀行的前期籌備工作,業界有人稱今年是私人銀行的“中國元年”。
不過,私人銀行業務畢竟只針對高端客戶,而日常百姓也逐步認識到擁有“貼身”理財方案的意義。在北京理財博覽會現場,一位姓王的女士表示,自己聽了多場講座后,還與不少展區的工作人員進行了交流,感覺獲益很大。“理財專家建議我手中的股票不要集中在同一類型,此外我目前手里還有一些富余資金,專家建議我買點保險,我覺得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上文提到的李向陽表示,自己很希望獲得理財專家的建議,他說:“不同年齡、收入、心態的人的理財方式是不一樣的,加上目前理財產品十分豐富,加息后存款收益也有所上漲,因此理財不能跟風盲從,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據了解,近年來理財師成為一個熱門的行業。中國理財規劃師專業委員會統計,目前中國理財師的缺口達20多萬人。
同時,不少人表示,目前在各大銀行,私人理財的門檻還比較高,普通收入者很難享受到這方面的服務。如果銀行能多面向大眾推出理財規劃項目,或者多一些針對性的咨詢,肯定會大受歡迎,有助于提高銀行競爭力。(韓曉東 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