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買漲不買跌。金價越是一路走高,普通百姓越按捺不住投資黃金的熱情。盤點下來,現在供老百姓投資黃金的渠道已經較為豐富,非實物和實物金投資構成了兩大基本體系。至于投資多少為宜?專家表示,一般家庭配置資產比例的10%就足夠了。
銀行的“紙黃金”一直是這類投資品的主角。
繼興業銀行之后,11月6日深圳發展銀行與上海黃金交易所合作推出個人實物黃金投資產品“聚金寶”。此次深圳發展銀行推出AU99.99、AU100g兩個品種,交易起點均為100克,交易手續費為成交金額的0.2%。
深圳發展銀行北京分行私人理財部經理楊冰介紹,雖然“聚金寶”為投資者提供了提取黃金實物的機會,不過提取之前投資者要慎重考慮,因為提取需要交納一定的手續費,而且將來一旦再想賣還給銀行還要交納鑒定等諸多費用。
此外,中國銀行上海分行推出國內首只個人黃金期權產品。根據投資人賣出黃金期權和買入黃金期權的不同,分為“兩金寶”和“期金寶”兩個產品。“黃金期權”實際上是一種買賣雙方通過支付期權費方式,約定在未來依據協定價格買賣一定量黃金的交易方式。由于其具有交易靈活、風險可控、杠桿放大等功能,這些年在國際市場上的應用十分廣泛。
上海黃金交易所還推出了黃金T+D交易,個人投資者可以通過金交所會員進行參與。一般來說,個人只要交納10%的保證金就可以進行這種類似杠桿交易的投資。
當然以上這些還不是最刺激的,在民間一種放大倍數更驚人的保證金交易異常活躍。威爾鑫黃金投資首席分析師楊易軍告訴記者,這種交易在我國的主要產金區,如山東、河南、福建等省尤其受歡迎,放大的杠桿倍數至少在50倍以上,成交額遠大于那些陽光下的黃金投資。
實物金中,投資型金條由于價格最接近成本因而受到關注。
工行、招行、興業等都推出了實物黃金投資產品。如工商銀行的“如意金”,建設銀行的“龍鼎金”金條等。有的銀行則代理金銀生產公司生產的金條,如招商銀行代理高賽爾標準金條。
部分銀行的實物黃金投資產品僅是向投資者出售黃金實物,銀行不提供免費保管和回購服務。投資者就好像在黃金商店購買黃金飾品一樣,買單后需要將金條抱回家。
針對實物黃金變現不便的問題,一些銀行陸續開通了實物黃金的回購服務。
除了投資型金條外,還有一種收藏型金條,很多重大題材都被納入其中,如“嫦娥一號”、生肖、奧運金條等。專家表示,這類金條一般價格昂貴,如果不是權威機構發行,投資者最好不要參與。而一些金銀首飾的加價率更高,投資功能更要遜色許多。(記者 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