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股市震蕩,CPI居高不下,油價持續上漲……投資者或許一時沒有了方向,怎么樣的理財才能立于不敗?
“財務上的穩定才是心態的穩定,才是精神上的富足和快樂。”大連智博財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資深理財專家張智博表示。
把握金錢運動的規律
美國第一理財大師蘇茜·歐曼的經歷很能說明問題。歐曼大學畢業后,在一家面包房里做了整整7年的女招待。那時的她,想自己創業卻囊中羞澀,當一位老主顧慷慨解囊,給了她一張5萬美元的支票時,便在別人的勸說下購買了石油股票認購權。很快,她的口袋里就有了5000美元的盈利。但不久后,國際石油市場的動蕩又卷走了她的資金和幾乎全部積蓄。痛定思痛,蘇茜感覺到,把握金錢運動的規律最為重要,否則,賺到的錢也遲早會有一天全部失去。這一事件促使她作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做一個專業的理財師。
理財師眼中的“有錢人”
“那些所謂的‘富人’,站在專業理財師的立場上并不見得有錢,從職業的、專業的技術角度上衡量,一是不放下工作,看你現在擁有的錢能維持現在的生活多久,能過多久你所期望的生活;二是放下工作,看你剩下的財富能維持現在的生活多久,能過多久你所期望的生活。”張智博說。
“如果他的財富能維系人生的整個過程,能對社會承擔整個責任才算是有錢人。”張智博說,“那種還沒有擺脫被動工作,收入高、消費也高的人群,其實還處于財富自主階段。如果不僅僅能放下工作,還能達到所期望的生活品質,并且支撐起整個家庭,可以說是‘有錢人’的最高境界了。”
理財大師的理財觀
聽聽歐曼是怎么說的:賺錢要趁早。“如果你25歲時,每月拿出100元進行投資,按照12%的投資回報率,到65歲可以輕松掙到100萬元;而如果你從35歲才開始,到65歲時你只有30萬元,10年的時間會有70萬元的差距。但如果你能從18歲就開始行動,65歲時將擁有390萬元,與25歲才開始相差200萬元。”張智博算了這樣一筆賬。
“事實上,穩健正是歐曼理財的最大特色。她反復告誡自己的客戶:一定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做到收支平衡。要備有應急的錢才去買房子,成為有錢人要從一點一滴做起,這些話看起來有點老生常談,卻是歐曼屢試不爽的理財訣竅。”張智博說。
取之有道,治之有道
一個人一生的收入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工作收入,另一方面是理財收入。那么如何理好財呢?著名理財專家劉彥斌說過,要從攢錢開始。攢錢是理財的起點。劉彥斌這樣打比方:收入是河流,財富是水庫,花出去的錢就是流出去的水,只有留在水庫里的才是你的財。要想攢好錢,就要一生養成量入為出的習慣。
劉彥斌指出,光會攢錢是不夠的,還要學會投資,要讓“錢生錢”。他建議把家里“水庫”中的錢分成三份:第一份,應急錢。應該留半年到1年的生活費,這些錢以活期儲蓄的形式存放,當然也可以買點貨幣市場基金。第二份,保命錢。應該留3到5年的生活費。這些錢可以以定期儲蓄的形式存放,或者部分購買國債。第三份,閑錢。是5到10年不用的錢,這些錢才可以用來買股票、基金、房地產,以期獲得高收益,當然也要做好虧本的準備。(潘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