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保險、做基金、投股票,可一段時間下來,賬戶里的錢也不見長。”周末,三五好友聚會時,一位昔日同窗這樣向記者抱怨,“這不,前幾天剛買的基金,碰上資本市場‘震蕩調整’,已經損失了6000元。”
同樣的問題也一直困擾著另一位在外企工作的朋友。她告訴記者,有了點閑錢,想理財了,看書,覺得又累又難懂;問周圍的朋友,他們也似懂非懂。為此,記者咨詢了多位專業的理財師,試著幫朋友們找尋答案。
一位來自保險業的理財顧問表示,理財不是簡單地做投資,而是要學會“取別人的經,理自己的財”。因此,對那些剛開始學習理財的人來說,去理財型的網站會有不少收獲,比如說海康MSN理財大學。于是,記者試著注冊、登陸、發帖,并在理財大學里結識了幾位有意思的“校友”。
懸賞30銀幣 尋找最佳信用卡
宣先生今年35歲,是個外企職員。他自嘲:“人很土,目前沒有信用卡,也沒用過網銀,洋酒、紅酒都不會喝。”為了辦一張適合自己的信用卡,他在海康MSN理財大學的論壇上發帖,懸賞30銀幣,尋找最佳信用卡。
不知道是30銀幣的誘惑,還是對信用卡感興趣的網友比較多,在宣先生的主帖后面,記者發現了近百頁的跟帖,其中有不少精彩的回復。
比如,有一個網友推薦中信銀行信用卡,發卡后第一個月刷卡一次免首年年費,刷卡五次免次年年費,重要的是隨卡還贈送了女性健康保險;還有網友推薦招商銀行與瑞麗的聯名信用卡,同時也是瑞麗俱樂部的會員卡,可以享受瑞麗提供的一些服務,等于給這張信用卡提供了附加價值,還能參加商戶手冊上列有的很多特惠折扣活動等。
“從網友那里,你可以了解一些平時不注意的信用卡使用細節和附加功能,這些信息可能正是你最需要的,或者對你而言很有幫助。”宣先生說,“所以,我將網友的答復整理后發表了結論,希望對其他想辦信用卡的朋友也有所幫助。”
專家提醒:消費者通過網絡討論的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一個金融產品,當然,前提是這樣的理財網站要有一個比較健康的討論環境,以及一批長期登錄在線的業內專家。
晾出保單 分享投保經歷
馮女士給孩子買了一份太平人壽保險公司“金彩人生”英才大學教育金計劃。在網上,她告訴記者,這份保險是在孩子8歲時購買的,每年繳費3000元。根據保單條款,馮女士的孩子年滿18歲就可以每年領取4410元,一直領到21周歲;22周歲時躉領8820元,同時每年可以享受分紅。
馮女士將自己的保單晾在網站上,是想知道自己給孩子買的這份保險是否劃算。記者在查閱回帖時發現,海康保險理財專家第二天就對馮女士的帖子進行了回復。
他在給馮女士的回復中寫道:“如果您本人和配偶的保障已經充足了,就可以把這份太平的‘金彩人生’英才大學教育金計劃當作儲蓄,其實教育金的保險功能弱一點,是一種強制的儲蓄。”
“但如果您本人和配偶的保障不充足,您可能是考慮的先后順序出了問題,下面的介紹希望對您有幫助:首先您和配偶要作為被保險人買一份壽險,受益人是孩子。父親的壽險額度需要孩子未來教育費用、目前家庭每月的生活費用、房貸、每月給老人的孝養費用等來確定。兩位大人的保險考慮周到了,再考慮孩子作為被保險人來買保險,先不要考慮什么分紅的教育險,而應該重點考慮消費型的健康險。”
馮女士說,專家的建議對她啟發很大。目前,她與丈夫都沒有購買保險,只是給孩子上了保險,一旦自己發生什么意外,沒人給孩子的保單繳費了。因此,馮女士決定馬上去買一份保險,把受益人寫成孩子。她告訴記者,“我覺得這個論壇上的專家還不錯,至少沒有一個勁地推銷產品,而是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建議。”
專家提醒:專家在線答疑其實是每個理財網站都有的設置。但一些機構的從業人員會潛伏在某個論壇上,伺機推銷自己的產品。因此,消費者要有一定的辨別能力,并對論壇上推薦的產品進行篩選。
每天網上記賬 學會開源節流
雅雅是一個典型的“80后”女孩。她向記者坦言,作為剛入職場的新人,金錢是有限的,工資是菲薄的,精力是旺盛的,加上品牌衣服、化妝品,各種需要花錢的愛好,還有朋友的約會、時尚書籍、CD等等,都是花錢的,“因此,工作快1年了,銀行賬號上是負數”。
為了擺脫“月光族”的生活,雅雅開始學著記賬,并根據論壇上介紹的“三分理財法”進行“自我規劃”。所謂的“三分理財法”是將收入分為生活費、儲蓄和活動資金三部分,各占收入的1/3。
具體來說:拿出每個月必須支付的生活費。如房租、水電、通訊費、柴米油鹽等,這部分約占收入1/3。它們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滿足最基本的物質需求。其次,是用來儲蓄的部分,也約占收入的1/3。而且,存儲要能保證3個月的基本生活。如果一點儲蓄都沒有,一旦工作發生了變動,將會非常被動。
剩下的活動資金約占收入的1/3。這可以根據自己當時的生活目標,側重地花在不同的地方。譬如五一、十一可以安排自己旅游;服裝打折時可以購進自己心儀已久的牌子貨;還有平時必不可少的購買CD、朋友聚會的開銷。
雅雅告訴記者,她現在有個習慣,每天都會上理財大學記賬,把一天的花費詳細地記錄在冊,“在厘清自己的財務狀況后,再慢慢開始學著投資”。
專家提醒:每個人理財的目的不同,想實現的目標也不同。理財規劃也不是簡單的產品推薦,更沒有哪個產品一定比另一個產品好。因此,最重要的是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產品和理財方式,做到“取別人的經,理自己的財”。(張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