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工銀瑞信基金管理公司發布“工銀瑞信中國機會全球配置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生效公告”。因為春節假期的影響,2月1日即結束募集的工銀QDII基金,到2月15日才發布成立公告。220億的規模上限,最后只募到31.5億元,是計劃規模的14.3%。1月3日到2月1日,一個月的時間,188.5億基金份額“滯銷”,春節前消費領域的搶購熱情并沒有滲透到基金投資。
公告表示,工銀瑞信中國機會全球配置基金于2008年1月3日起向全社會公開募集。截止到2008年2月1日,基金募集工作已經順利結束。2008年2月14日起,基金合同正式生效。自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基金管理人正式開始管理該基金。該基金募集期間募集的有效份額為31.5億份,有效認購總戶數為142,898戶,其中工銀瑞信基金公司員工認購份額為274萬份,占比為0.09%。
31.5億份,相比此前四只QDII基金,數百億的規模遭遇千億資金哄搶,顯得更加慘淡。但世事難料,1月的股市行情,1月的春運雪災,工銀瑞信能有這樣的銷售業績,或許只能歸結為其總經理郭特華當初承諾的那句話:遵循市場化的方向規范發展。
雖然坊間也有傳言說“工行員工不買工銀瑞信全球基金將被扣減年終績效工資,某地工行支行人均要完成8000元”,“普通員工每人15000元,領導干部25000元,都美其名曰一把手工程,必須完成任務”等等,但14.3%的銷售比例一公布,傳言也就不攻自破了。全國最大的銀行,如果按人均1萬元的任務,完成不到200億的銷售,只需不到2萬人參與即可。而統計顯示,工行2007年的個人客戶經理總數就已超2萬人,大堂經理超過9000人,要想通過行政手段實現銷售目標真的很容易。
有業內人士認為,發行失利的核心原因,還是要歸結為行情慘淡,投資者冷淡。
無獨有偶,自2005年公司成立之后,工銀瑞信基金公司的基金發行就老是遇到各種不湊巧的時候。
旗下首只基金工銀瑞信核心價值成立于2005年8月31日,那是國內資本市場的危難階段。基金合同生效后,受累于大盤下跌,在1元面值附近徘徊良久,令慕工行之名而來的投資者深感失落。
2007年4月,正當股市行情風生水起之時,股票型基金大行其道之時,工銀瑞信發行了一只債券型基金——增強收益債券基金,首發上限為50億,與多只股票型基金扎堆在“五一黃金周”前發行,最終募得資金36.8億元。
而此次QDII基金發行,又是這樣一個天時地利全不占的時候。就連驗資備案的過程都拖延了更多時間。比起此前的一日告罄,當日驗資備案,第二天發布成立公告的效率,著實拖沓了許多:發行一個月,因為有春節假期,再半個月后才發布成立公告。讓參與認購的投資者過年都擔心自己是不是白認購了,這基金是不是成立不了了。幸好姍姍來遲的公告還是宣布了基金合同的生效,31.5億的規模也照樣撐起了第五只QDII的門面。
昔時,與增強收益債券基金相競爭的是博時第三產業基金、華商領先企業基金、國泰金牛創新成長基金和華夏藍籌核心基金(LOF)等偏股型基金如狼似虎地發行或集中申購;今日,與工銀全球基金相比較的是,其他名氣更大的四家基金公司“打折銷售”的QDII(凈值全部位于一元面值以下,且全部處于打開申購的狀態)。
工銀瑞信為何總是如此出師不利?工銀全球的基金經理郝康表示,QDII產品需要時間來驗證。現在面對的是一個相對調整后的市場,不管從基本面還是從估值的角度來說,都是一個比較好的市場機會,投資管理人能夠以相對較低的成本建倉,為投資者創造更多的收益。
一位基金研究人員表示,看基金合同,工銀全球的投資策略和嘉實海外幾乎一致,都打的是中國概念的旗號,既然還是投資中國的公司,又怎能起到分散風險,資產配置的作用呢?看嘉實海外的凈值表現,長期徘徊在0.8元下方,對工銀全球的前途,也很難樂觀。
工銀瑞信的首只基金歷時兩年時間,面值終于從1元上下爬到了3元上;不知工銀全球需要多少時間才能令市場驚艷?(記者 張勝男)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