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低迷,加息預期還在的情況下,投資國債時機固然不好,出于規避風險,獲得穩定收益的目的,債券逐漸走進了投資者的視野。長盛貨幣市場基金基金經理劉靜日前接受采訪稱,投資債市明顯節省手續費和傭金等交易費用。從近年債券市場的走勢來看,目前債券的價格處于相對的低位,現在進入債市,有較大的可能獲得超額收益。
當然,投資債券也面臨若干由宏觀經濟變化帶來的風險。比如加息,利率的上升會使企業財務狀況惡化,導致債券利率上升,價格下跌。
●企業債、公司債:存在超額收益空間
個人投資者早已可以投資企業債和公司債,目前投資者可以通過兩個方式參與企業債的交易:一個是和炒股一樣通過證券交易所買入債券,另一個就是在債券發行時通過承銷債券的證券公司的柜臺購買,直接參與一級市場。但是債市不同于股市,一級市場絕不穩賺不賠,到底參與哪個市場要看兩者的利率水平,哪個收益更高就買哪個,切忌盲目追逐一級市場。在公司債方面,投資者在發行期內買入公司債后,需持有一段時間,直至債券上市交易后方能賣出;而在二級市場,投資者直接通過系統買入后,當天即可賣出。
劉靜指出,對債券品種的挑選,應對發行人情況、擔保情況、債券發行條款以及未來債券利率走勢作出分析,并根據自己資金的使用安排選擇合適的債券品種。這與選股票相比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共性在于都要挑選資質良好、企業規模較大、經營前景良好的企業。已經在市場上流通的債券中,有部分券種的到期兌付有銀行擔保,經過擔保的企業債兌付幾乎沒有風險,因此該類債券是投資者的首選品種,當然,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該類品種相對于其他品種而言,收益較低。
投資企業債和公司債與炒股不同的是,債券有到期兌付日,而債券存續期限越長,價格的波動性越大,風險也越大,這種風險被稱為利率風險。劉靜提醒投資者應該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資金未來的使用計劃來選擇債券剩余期限合適的債券品種。此外,在選擇債券時,要盡量選擇成交活躍的券種,避免資金緊急需求時無法及時變現的情況。至于買入賣出債券的操作技巧,本質上則和股票沒有什么區別。投資者需要關注的是宏觀經濟變動情況,因為經濟運行對債券的影響要大于對股票的影響,當然,企業的經營狀況也需要隨時關注。
在債券市場中,機構投資者相對于參與股市而言,都是風險厭惡型的,因此債券市場的投機氣氛并不濃,債券價格的走勢比較理性,波動較小。債券市場波動的整體性更強,機構投資者很難通過巨額資金來操縱債券價格,可以說債市里的“散戶”和“機構”兩者的關系是相對平等的。在公司債方面,機構投資者主要充當債市的交易主體,給債市提供良好的流動性。
至于是買長債還是短債,一般在加息預期強烈的情況下宜短不宜長。這是因為和加息后的同期存款相比,之前投資的債券其原本擁有的利率優勢會減小,甚至利差倒掛,在這種情況下,期限越長的債券,因利差變動所造成的損失往往會更大。但由于市場普遍預計本輪加息將進入尾聲,目前適當投資長債也許能有套利空間。
●浮息債:資金量大者可投
浮息債由于利率可以隨基礎利率上下波動,規避利率風險,往往在加息和減息預期強烈的時候受到市場追捧。
一般說來,浮息債的基礎利率有兩種,一 一般說來,浮息債的基礎利率有兩種,一種是1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另一種是7天回購利率。前者直接根據央行的利率政策進行調整,后者則主要受市場需求的變化而上下波動。由于目前市場資金充裕,7天回購利率不斷走低,因此目前階段性地買入浮息債尤其是以1年期定存利率為基準的浮息債才是較好的選擇。
事實上,從國開行近期發行的以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基準的浮息債受到市場火爆認購的情況中可以看出,機構打算借浮息債規避加息風險的意圖明顯。本期浮息債期限為7年,票面利率為4.79%,中標利差為65個基點,認購倍數達到2.24倍,如果央行在近期提高利率,那么這只浮息債的投資者將獲得利率風險規避的便利。
●可轉債可分離債:優勢不再
對于之前投資價值較高的可轉債和可分離債,權證部分主要受正股走勢的影響較大,而純債部分和其他公司債一樣,也會因加息而有所下跌。
有專家表示,剔除加息的影響之外,目前可轉債和可分離債已不再具有投資價值。由于機構的建倉需要,股市低迷令更多打新資金涌入,可轉債和分離債前期受到資金熱捧,價格大幅上漲,收益率也相應地不斷下降,目前有擔保的分離債收益率在5.7%左右,無擔保的在6.3%左右,和同等信用級別的公司債相比,收益率的優勢已不明顯。
最后,應當提醒投資者的是,選擇購買債券,就需要有一個理性的投資收益預期,債券屬于固定收益品種,顧名思義,投資企業債券的收益是相對固定的,大家應該本著平和的心態來看待債券投資,不能過分投機,一味追求高收益。(崔愷)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