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由于國內股市低迷、樓市動蕩,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將其理財資金轉存銀行“吃利息”或投資收益相對穩定的理財產品。
而隨著資本市場的劇烈波動,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風險也日漸凸顯,甚至影響到央行穩定貨幣政策的執行。“銀行理財創新已經對貨幣政策、金融穩定和金融監管提出了新的挑戰,甚至影響了央行穩定貨幣政策的執行。”6月25日,在首屆銀行理財高峰論壇上,央行上海總部調查統計研究部、金融穩定部主任凌濤表達上述觀點。
“我去年買的基金現在跌了將近一半兒,近期不會再考慮投資股票、基金了,會選擇一些收益相對穩定的理財產品。”在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工作的任先生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
事實上,資金大舉回流銀行的現象已經在全國發生。據央行6月25日公布的2008年第2季度全國城鎮儲戶問卷調查情況顯示,居民的儲蓄意愿不斷增強。在當前的物價和利率水平下,認為“更多儲蓄”最合算的居民占比連升3個季度,從2007年3季度的25.4%升至本季度的38.1%,累計上升12.7個百分點。
與之對應,居民家庭擁有最主要的金融資產也不斷向儲蓄存款傾斜。調查顯示,當季居民家庭最主要的金融資產為儲蓄存款的比例達59.8%,分別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2.8和7.5個百分點。
與股市類似,樓市的動蕩也影響了居民的購房意愿。調查顯示,7個大城市中,除北京以外,居民的購房意愿均較上季度下降。
隨著資金大舉向銀行回流,越來越多的理財產品也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截至今年1季度,全國理財產品銷售量達到9100億元,超過了去年全年的總額。
“相對于股票和基金來說,銀行理財產品更為穩健一些,但從本質上看,它還是屬于金融投資品,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在證券公司工作的楊宇先生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
事實上,伴隨著資本市場的劇烈波動,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出現了“零收益”甚至“負收益”的現象,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風險也日漸凸顯。“商業銀行在設計金融創新產品時,必須注意風險與收益之間的平衡。”央行上海總部調查統計研究部、金融穩定部主任凌濤在第一屆銀行理財高峰論壇上表示。
凌濤指出,當前部分銀行理財產品風險揭示不夠,一些營銷人員為完成任務甚至采取各種辦法誤導客戶,比如通過贈送油米面的方法向低收入人群推銷高風險的產品。一旦發生的損失超過了這一類群體的承受能力,將極易影響社會的穩定。(記者 武文靜)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