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據某媒體報道,有傳聞稱一家總部設在北京的大型基金違反了被基金業戲稱為 “幫規”的不成文規矩,使一些基金損失巨大,爾后該基金又遭遇其他基金集體“追殺”,損失慘重。
起因是該基金違反了基金業內潛在的游戲規則,在沒有“知會”的情況下,大舉賣出鋼鐵股,使一些重倉持有鋼鐵股的基金損失慘重。而在瘋狂賣出鋼鐵股后,該基金又巨量買入了金融股,比如招商銀行、中國平安等,而一些“重傷”的基金又聯合起來“追殺”該基金,也就是聯手報復、瘋狂拋售金融股。
暫且不說上述傳聞是否屬實,就從前些日子相關個股市場表現看,似乎證實了部分傳聞。
7月初,浦發銀行大跌,招商銀行更是罕見跌停,另外一些銀行也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中國平安也不斷下跌甚至跌停。公開交易信息數據顯示,賣出中國平安的全是機構席位,有4家基金席位,一家QFII的席位。
另外,上交所數據顯示,從今年6月11日開始到6月30日這段時間,該基金大肆買入金融股,總額超過了40億元。出現在其買入名單上的有招商銀行、中國平安、浦發銀行、工商銀行等金融股。就在該基金建倉完畢后,整個金融板塊隨即出現連續下跌,成為7月初打壓指數的主力軍。
雖然近期市場上傳出一些對部分金融股不利的消息,如招商銀行收購永隆銀行的一些負面消息,中國平安投資富通巨額浮虧等,但也不至于出現莫名其妙的走勢。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上述個股的走勢屬于基金有意為之,即通過砸盤金融股達到“報復”的目的。
該事件再次將中國基金推上了股市的風口浪尖。從當初6000點高唱價值投資,到3000點繼續砸盤;從當初管理層全力穩定股市的當口基金頻頻做空,到近期肆意砸盤金融股以損害中小股東利益為代價來滿足一己私欲;從當初的基金黑幕,到現在公然擾亂金融市場秩序、引發股票市場波動加劇,種種跡象表明,基金正在逐漸成為股市最不穩定的因素之一。
基金早在設立之初就肩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積極的機構投資者,不僅要參與監管政策的制定,促進金融市場的整合,成為金融市場“鯰魚”,同時也要引導市場的創新,培育理財市場,成為市場價值投資理念的引導者、創造者。如果說早期階段基金規模比較小,那么,目前已經達到3萬億以上的規模,對市場有足夠大的影響力。這時候應該積極發揮機構投資者的作用。而眾多股民和基民看到的卻是,為了自身利益,完全不顧大局,樹立損害投資者利益以滿足私欲的典型。普通投資者乃至中國資本市場成為這場無聊“互毆”的埋單者。
以上市公司股票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與國內證券市場之間存在著密切聯動的關系,風險相互傳導。在人民幣重估與金融改革深化的大背景下,基市股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導致的結果就是股市漲時基金助漲,股市跌時基金助跌,無形中加劇了市場的波動性,增加股市風險。
此外,國內基金的同質化對于加劇市場波動性也是一個強大的助推器,同時也在加劇市場風險。投資者可以觀察到,基金們經常是買的時候一起買,賣的時候一起賣,看好的一擁而上,看淡的無人問津,不怕看不準,就怕跑得慢。就因為各基金存在這樣的默契,才導致上面提到的基金在沒有“打招呼”的情況下,擅自賣出股票,最終遭到同行的“圍剿”。
說到底,上述問題的出現主要歸咎于制度上的缺陷。我國基金始終具有濃厚的行政色彩,基金被當作調節指數的工具。在這種情況下,基金不可避免地要追求規模的最大化,并追求超短期的業績水平。
眾所周知,在遵從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基金惟一應盡的責任就是對廣大投資者的信托責任,要具有契約精神。而基金惟一的任務就是以專業素質為廣大投資者創造財富。同時,基金的宗旨就是為投資者服務,為優化資源配置效率服務,不管怎樣也不能損害廣大投資者的利益。(陸透)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