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21日電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中國石化(600028)21日宣布進入股權分置改革程序。這家國內市值第二大的公司加入股改陣營,標志著持續一年多的股改步入尾聲。據該報信息數據中心統計,中國石化A股市值超過4200億元,占滬深兩市市值的10.9%。該公司的加入直接使滬深兩市股改市值的比重超過了90%。
業內人士介紹,中國石化計劃用一周時間向國家有關部委報批股改初步方案。方案將于8月28日和公司半年報一同披露,然后中國石化復牌。方案可能是簡單的送股。券商分析員預測,送股水平可能在每10股送2.5股-2.8股之間。
另有消息稱,中國石化大股東中國石化集團對其他非流通股股東(“小非”)的股權回購也取得順利進展,相關方案正在最后的報批中。但這些“小非”如何送股目前沒有進一步的消息。
上周五,中國石化開盤價為每股6.12元,收盤時微漲到6.14元。
核心矛盾
業內人士分析,中國石化股改在時間上比較落后,反映了一個核心矛盾:國資委一方面要對關乎國計民生的大盤藍籌公司進行股權控制和增持,另一方面又面臨股改送股和央企在改革中的標桿作用。
在這個問題上,國資委上周對股改亮出綠燈,直接推動了中國石化股改進程。
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指出:“尚未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27家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要加快推進股權分置改革,發揮大盤藍籌股對股改的帶動作用。”
事實上,中國石化目前總股本867億股,其中國有股667億股,流通A股僅28億股,這樣高的國有股比例以及較小的流通A股比例,將使得送股后股權結構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一家國際投行的研究員告訴記者,大股東中國石化集團經過這次送股,控股比例將微降不到1%。但從“小非”手中得到股權后,代表國資委的中國石化集團反而較大幅度地增持了。
“小非”指當年以債轉股形式擁有中國石化國有法人股的數家金融機構,包括國家開發銀行、信達、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和國泰君安證券公司。2004年,中國石化集團從國家開發銀行和信達手中收購了約占總股本13%的中國石化股票,控股比例從55.06%提升到67.92%,2005年中國石化集團從兩家公司繼續收購部分股權至71.2%。
目前金融機構依然持有中國石化6.2%的股權。若收購成功,中國石化集團的控股比例可以上升到77.4%,減去送股不到1%的減持,最終中國石化集團仍是大比例的增持。這位研究員稱,化解上述核心矛盾的辦法正是這種一增一減的安排。
股改博弈
除了石煉化(000783)在半年報中透露年內要股改外,中國石化旗下的另外4家國內上市公司上海石化(600688)、儀征化纖(600871)、泰山石油(000554)和武漢石油(000668)并沒有透露任何股改或重組的細節。
特別是上海石化,在國內應股改的20家最大市值公司中排名第12,是其中唯一沒有進入股改程序的公司。
事實上,中國石化自身的股改、中國石化對上市子公司重組的承諾以及上市子公司可能進行的股改,這三種不同的政策取向曾被市場的猜測復雜化。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石化自身的股改是國資委所面臨的壓力。中國石化高層曾對記者說,中國石化可以在任何時候執行大股東的指令,而不是中國石化自身愿意不愿意的問題。
業內人士同時指出,中國石化作為大股東對上市子公司股改的壓力基本上已經過去。
4月份,中國石化集中以144億元現金回購齊魯石化、揚子石化、中原油氣以及石油大明的流通股。此舉意味著中國石化一次性向資本市場輸入144億真金白銀,相當于新設一個中小企業板所需的資金。
中國石化財務總監張家仁此前評論說,中國石化向資本市場填充了超過百億資金,這有利于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事實上,中國石化此舉很大程度推動了“新老劃斷”的進程,同時股改壓力也加快了中國石化對上市子公司的重組。
中國石化經歷了前三年的“成熟一個、整合一個”,到股改所催生的“整合一批”的策略。公司一位高層說,整合策略已進展到“長期整合”的階段。
但業內人士認為,上海石化也是大盤藍籌股,對此,中國石化面臨股改有時間壓力但重組沒有時間表的矛盾,能否順利化解這一矛盾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上海石化預計8月30日發布半年報。(林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