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3日電 據北京娛樂信報報道,近一年銀行網銀失竊問題被告上法庭已經越來越多。僅西城法院就已受理4起,海淀也有一起。網銀的安全性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質疑,其中“較真兒”的受害者正紛紛拿起法律武器,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而走上了訴訟之路。近日有一位儲戶稱自己在農業銀行的一家支行的15萬元存款有9萬多元因網上交易不翼而飛,為此他將這家農行支行告上法庭。
據國家相關部門統計,目前中國已經有20多家銀行提供了網絡銀行服務,其用戶超過了2800萬。但網絡銀行盜竊案件卻頻頻發生,網絡銀行的安全性令人擔憂。在“工行網銀受害者聯盟集體維權(www.ak.cn)”的“受害者列表”上,已經有來自全國27個省市的500多人在上面登記,其中大部分受害人來自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經濟發達地區。
網絡銀行盜竊案的高發讓很多人拿起法律武器,將銀行告上了法庭,但結果往往是敗訴。海淀法院就剛剛一審宣判了一起類似案件。原告楊先生在工行7.4萬多元存款有6萬多元不翼而飛。但工行西區支行在庭上表示,楊先生的6萬多元是其賬戶通過工行的網上銀行系統匯款發生的。交易是在對方憑楊先生的賬號、密碼登錄網上銀行系統后發出指令,他們依據該指令辦理的。最終因楊先生不能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其存款消失是因工行過錯導致敗訴。
工行客服中心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工商銀行網上銀行系統沒有問題,客戶安全意識不強,沒有保護好自己的賬號、密碼等重要信息,是導致網銀資金被盜的根本原因。
但受害者并不認同銀行給出的解釋。他們認為,銀行只把犯罪分子攻擊和進入工行網銀系統端才稱為工行網銀存在漏洞,忘記了目前主要存在的罪犯通過探測工行網銀系統端獲取用戶密碼也是工行網銀漏洞。這就像一個院子,雖然防盜門很厚實,但墻上卻有許多小洞,小偷只要繞開正門就可以輕而易舉進入院內。
北京京工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松義說,在兩種情況下銀行是不應承擔責任的,如儲戶可能不小心將自己的銀行卡和密碼告訴別人,或被別人看到,出現盜轉事件,銀行就不應承擔責任,如果儲戶所使用的電腦遭遇黑客,其銀行卡和密碼被黑客盜走,銀行也不承擔責任。
王律師認為,如果銀行網絡系統確實存在瑕疵,不能安全保護儲戶的個人信息,出現盜轉事件,銀行就應承擔責任。由于儲戶在這方面取證困難,因此訴訟時應使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由銀行舉證證明其網銀是安全可靠的。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簡稱“CFCA”)總經理李曉峰指出,商業銀行自建認證中心系統不利于網上銀行信用機制的形成,對網銀用戶而言是不公平的。李曉峰同時透露,銀監會已注意到相關問題,有關業務管理辦法有望明年出臺,以規范網銀安全認證的建設。
據介紹,目前近七成網銀用戶從沒用過數字證書,而這正是造成網銀失竊的原因之一。銀行人士透露,中國至今未發生過一起由于數字證書被破譯而導致交易資金損失的案例。(郭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