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面臨控制熱錢大規模進出新挑戰
如果說目前熱錢處于一個短期調整或是暫時撤離的時期,那么必然需要選擇另一個足以支持其短期獲利的市場,并伺機出動。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指出,亞洲市場上的熱錢通常往返于中國、日本、新加坡三地,投向又以股市、匯市、樓市為主。“現階段美國利率上調,日本市場復蘇,游資有理由轉場獲利。等到明年年初國內股市再次上揚的時候,不排除游資重新進入的可能。”
早在2003年熱錢蜂擁而入的時候,“寬進嚴出”的外匯政策屢遭茍弊。如今,熱錢暫離是不是會選擇什么樣的路徑?對此,專家指出,曾經的變相合法通道和黑色地下通道依然適用于游資暫離,但是只能說有相似之處。
孫立堅指出,現在個人用匯較2003年更為便捷,華僑資本又能夠享受雙重國民待遇,個人渠道是其一。“其次,外資企業通過并購中資企業,借殼進行資金內部拆借。同時配以虛增貿易量、進出口預付款等方式進行資金進出,也不在少數。”
曾在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從事過研究工作的建設銀行研究部趙慶明表示,國家在外匯管制上的“寬進嚴出”政策事實上已經向“嚴進寬出”的方向轉變。“無論對于個人還是機構,國家對于外匯流入的限制比以前更加嚴格,對于購匯出海反而是更加鼓勵。”
“熱錢有辦法進來,就一定有辦法出去。”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教授談儒勇笑言。
雖然控制熱錢進出一直是國家外匯政策的主攻方向,但頻繁進出的熱錢將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的不穩定因素。
談儒勇解釋說,對熱錢流入和流出的監控都是政府應當研究的課題。因為熱錢一旦流出,往往伴隨著恐慌心理,出現大規模的資金外逃,很可能造成市場波動。“現在如果出現資本外逃,與亞洲金融危機時的背景已經不同。中國目前的資本和金融賬戶已經有更多的項目放開,這就意味著資金流動的障礙更少,那么控制熱錢的大規模流出將成為一個新的挑戰。”
孫立堅則認為,為避免在我國金融業全面開放后熱錢再次沖擊國內市場,現在首先要做的,就是盡快完成國內銀行業的市場化改革。“通過改善銀行股權結構、改善公司治理,提升金融業整體的經營能力和抵抗風險的能力,為人民幣匯率改革做好準備。”
熱錢雖然不可控,但是可以通過風險市場化來抵御。孫立堅指出,“因為游資同樣需要計算投機風險,開放市場中風險不可預測的特性,是對抗熱錢最好的途徑。”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