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在北京、山東和寧夏等地調研時發現,中國失業保險目前面臨“隱性就業”識別難、畢業就失業的部分大學生得不到失業保險待遇、靈活就業人員無法參保以及農民工難以切實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等四大難題,這些難題成為中國失業保險制度完善的絆腳石。
“開轎車領失業保險”現象難杜絕
近兩年,有些地方出現了這樣的怪現象——居然有人開著小轎車領取失業保險金。“對此要分兩種情況看,一種是合法的,另一種則屬于‘隱性就業’,我們確實也很難監控。”山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失業保險處處長張優山向記者解釋。
張優山認為,一種情況是他原先從事的工作收入高,而且按時足額繳納了失業保險費。這種情況下,人家原來就盡了繳費義務,失業后自然有權利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另一種情況則是不符合失業保險政策的。有人失業后可能自己創業或者做生意了,但仍然來領取失業保險金。張優山說:“這種情況屬于‘隱性就業’,領取失業保險金是不符合規定的,但目前還缺乏完善的管理手段,沒有辦法進行很好的監控。”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李紹光說,如果隱性就業者也領取了失業保險金,將加重失業保險的支付負擔。依照規定,重新就業的應停止領取失業保險金。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許多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處于無錢、無人、無辦公場所的“三無狀態”,很難核實失業者是否已重新就業,導致現實生活中一部分人一邊領取失業保險金,一邊享有就業收入。
缺乏管理手段是難以鑒別隱性就業者的主要原因。寧夏勞動保障廳勞動保障監察處張斌處長指出,目前在許多地方尤其是貧困地區,社保部門還是手工操作,信息化程度十分落后,很難認定再就業。在實際操作中只能根據是否重新簽訂了勞動合同以及續辦了社會保險來界定,方法也不完全合理。
大學生畢業就失業但不能領保險金
小李是今年7月剛從山東一所大專院校畢業的大學生,由于所學專業比較偏,畢業之后一直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記者在山東省人才市場見到他時,他仍在苦苦尋找工作。小李對記者說,他的父母都是農民,本來辛辛苦苦供自己讀完大學就十分不容易了,沒想到畢業后自己還沒有找到工作,再繼續讓父母負擔自己的生活,實在過意不去。現在自己想重新學門手藝,但苦于承擔不了學費。“政府是不是可以考慮讓失業的大學生也能領失業保險?”
根據國家規定,自今年9月1日起,仍未就業的高校應屆畢業生,可到戶籍所在地勞動保障部門辦理失業登記。目前,山東省17市已同時啟動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失業登記。在此后一個月內,濟南市就有1100多名畢業生到勞動保障部門進行失業登記,其中近800人是本科畢業生,比例接近70%。
據悉,通過失業登記,大學生可以領到一張“失業證”,憑此證可以按規定享受免費求職登記、免費職業指導、免費空崗查詢和優先推薦等待遇。但是,按照現行政策,由于他們沒有繳納過失業保險費,所以與失業保險金無緣。
張優山認為,為充分發揮失業保險促進就業的作用,對于那些一畢業就失業的大學生,可考慮從社會責任和社會效益的角度,逐步將他們納入失業保險的保障范圍,雖然不能完全享受失業保險待遇,但失業保險基金可給予他們職業培訓和職業介紹幫助。
“畢業就失業的大學生最缺乏的就是職業培訓。”張優山認為,失業保險基金應該出一部分錢,通過發放職業培訓補貼等方式,幫助這些大學生盡快就業。
缺乏相關政策靈活就業人員無法參保
“就是因為缺乏相關政策才使靈活就業人員無法參加失業保險。在現實操作中很難界定什么是靈活就業,究竟是每月收入達到一定數目還是勞動時間達到一定長度,省里的政策并沒有明確。”濟南市勞動就業辦公室失業保險處處長高靖無奈地說。
李紹光認為,社會保障覆蓋面的大小,反映了一個國家社會保障的總體狀況,是社會保障的核心問題。其中,讓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失業保險成為中國失業保險制度亟待完善的一個方面。
目前,中國對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失業保險還沒有明確規定,各個省也沒有明確界定,給靈活就業人員享受失業保險帶來難度。根據中國《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城鎮企業事業單位、城鎮企業事業單位職工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繳納失業保險費。城鎮企業事業單位失業人員依照本條例的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其中,城鎮企業是指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以及其他城鎮企業。
張優山介紹,將靈活就業人員納入參保范圍也是中國擴大失業保險覆蓋面的需要。目前,山東省現有政策還沒有將靈活就業人員納入失業保險參保范圍,使這些人員失業時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相對于正規就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失業保險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應針對具體特點,合理確定標準和操作辦法,確保靈活就業人員能夠順利參保失業保險。
條例有規定實際難操作農民工難享失業保險待遇
在濟南市黑虎泉西路的馬路招工市場,三五成群的農民工站在路邊等待著雇主,一些農民工還拎著或背著各種打零工的工具。來自山東菏澤的農民工王繼家告訴記者,自己在山東和省外很多地方都打過工,既做過建筑工人,也到企業當過雜工,但一般時間都不太長,很少超過一年。他從來沒聽說過農民工能夠領失業保險。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研究所所長何平說,目前,全國外出務工的農民工總量規模巨大。據調查,我國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的規模約為1.2億人。為了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城鎮企事業單位招用的農民合同制工人應當參加失業保險,與城鎮職工不同的是,對農民合同制工人,個人不繳費。但從農民工總量來看,可以說絕大多數未參保。在已參保的農民合同制工人中,2004年共有44.3萬人失業后領取了一次性生活補助。
張優山說,受就業周期短、流動性強、意識淡薄等因素影響,實際上很多農民工本身并不知道自己可以享受失業保險待遇,而很多用人單位特別是一些中小型企業和私營企業,為降低人工成本,也沒有給農民工繳納失業保險費,客觀上導致多數農民在失業后不能領取失業保險金,從而使他們游離于國家失業保險政策之外。
何平和李紹光等專家認為,為切實保障農民工失業后的基本生活權益,我國應加強對企業繳納失業保險費的監督檢查力度,防止企業偷逃失業保險費用,使失業保險制度更多地覆蓋農民工范圍。同時,農民工也應積極提高自身意識,主動爭取享受失業保險的權利,更好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作者:王志 趙江山 武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