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6日電 據國際著名的金融信息供貨商Dealogic發布的最新數據,2006年1~11月,全球并購金額已跳漲至3.39萬億美元,超過了2000年互聯網泡沫時期的3.33萬億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而且這種興奮勢頭還會延續下去。
最新一期香港《經濟導報》載文指出,同歷史上的任何一個年份相比,今年全球范圍內上演的一場場并購大戲無論是成交規模還是發生密度都可謂是空前絕后,僅100億美元以上的并購案在全球就發生了44起。
電信行業成為并購戰火燃燒最為激烈的地帶之一。主要有: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斥資670億美元收購南貝爾公司,創下了今年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交易業務;全球最大的寬帶互聯網設備制造商法國阿爾卡特與美國朗訊科技公司共達成了一項價值為134.5億美元的整體合并交易,合并后公司年銷售額將達到250億美元,成為超過愛立信的全球最大無線設備制造商。
原材料和能源領域的資本并購也此起彼伏。如米塔爾鋼鐵公司出資322億美元收購阿賽洛鋼鐵公司,誕生了全球最大的鋼鐵制造商;美國菲爾普斯道奇公司以400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國際鎳業公司和鷹橋公司,象征著全球最大的鎳礦企業橫空出世;美國新奧爾良的麥克莫蘭自由港銅金公司又以260億美元收購菲爾普斯道奇公司的銅礦開采業,打造了全球最大的銅業上市公司。
金融行業市場整合的聲音在本輪并購中顯得格外地清晰。除了紐約證券交易所出102億美元競購歐交所意欲打造全球最大的證券交易平臺外,西班牙最大的銀行桑坦德銀行以120億美元的價格并購英國的李斯特銀行、法國巴黎銀行以108億美元吃盡意大利Unipol保險公司、德國最大的銀行德國銀行斥資8.59億美元收購柏林銀行,而最近,由美國花旗集團牽頭的中外金融財團出資242億元人民幣收購了中國廣東發展銀行85.6%的股份,國際金融界并購的活躍程度曠古未有。
吸取歷次并購的教訓,新一輪的并購操作過程更加體現了穩健與謹慎的特色與基調。企業的并購不再是由少數人所決定的隨意組合和拼湊,而是高舉股東民主的大旗的董事會集體行動;并購的重點也不是放在股市的惡炒或人為推動股價升值的上面,而是尋求更加靈活的撮合方式,并且尋求并購的企業在估量資產價值時都很守規矩,并購加價一般都在20%左右,是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2006甚至今后幾年的世界經濟都有可能在顛簸之中前行,但全球并購所鍛造出的微觀基礎將從最大程度上減弱經濟震蕩的周期。能源、服務業、金融業等都從并購中得到了全新的武裝配備和重新煥發活力的條件,擴大再生產的擴張性效應將在滯后一段時期之后得以充分地釋放。
更加可貴的是,全球并購未來的發展趨勢就像一個充滿魔力的水晶球,從中可以看到更遠的經濟前景。從市場的活躍程度分析,目前如火如荼的并購熱潮不僅會延續下去,而且將持續升溫。這也就昭示著世界經濟增長至少在未來的二至三年時間中保持昂揚向上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