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31日電 從2007年1月1日起,中國將對關稅進行調整,調整后,2007年的關稅總水平將由9.9%降低至9.8%,其中,農產品平均稅率為15.2%,工業品平均稅率為8.95%。據新華網報道,財稅專家認為,此次關稅調整除了是履行加入世貿組織關稅減讓承諾外,也表明中國開始大規模運用關稅手段調整進出口戰略,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貿易增長方式轉變。因此,關稅調整釋放出的積極信號值得關注。
信號一:高能耗資源類商品出口門檻再提高
這次關稅調整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針對高能耗產品的出口關稅征收范圍進一步擴大。其中對不銹鋼錠及其初級產品、鎢初級加工品、未鍛軋的錳、鉬、銻、鉻金屬等生產能耗高、對環境影響大的產品新開征出口關稅;對煤炭、原油、石料等能源或資源類產品繼續征收出口關稅。
專家指出,在中國資源儲量減少、自我保障度低的情況下,對高耗能資源類產品征出口關稅,表明中國正運用稅收杠桿提高資源類高能耗商品出口門檻,以抑制多年來資源過度消耗、畸形出口的局面。
與此同時,這次關稅調整還對包括煤炭、石料等資源、能源產品以及光導纖維涂料、銀電極漿料等重要原材料和關鍵零部件及設備在內的300多種商品實行進口暫定稅率。
據了解,實行暫定稅率的商品,一般是國內供應不足的商品,或是國內同類商品生產性能和技術不能滿足要求,絕大部分是原材料、資源性商品及一些關鍵的零部件。這些商品的法定稅率是11%,暫定稅率約為4.2%。對資源性商品和關鍵零部件實行暫定稅率,降低了實際關稅的稅率,也就降低了企業進口資源性產品和高科技產品的關稅成本。
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副院長楊志清說:“可以預見,這次關稅調整,隨之拉動重要原材料和高科技產品的進口,抑制資源性高能耗初級品出口,會推動我國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從而推動中國產業結構調整。”
信號二: 區域性貿易協定的關稅優惠值得企業重視
中國明年將依據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協定、中國—智利自由貿易區協定、《亞太貿易協定》、中國—巴基斯坦自由貿易區“早期收獲”安排,對原產于東盟十國、智利、韓國、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等國家的部分進口商品實行比最惠國稅率更低的協定稅率。
同時還將繼續對原產于柬埔寨、緬甸、老撾、孟加拉國、也門、馬爾代夫、薩摩亞、瓦努阿圖、阿富汗及非洲部分國家等30多個不發達國家的部分商品實行特惠稅率。
據了解,區域性貿易協定的關稅優惠是對等互惠的。根據上述的一些區域性的貿易協定,中國企業出口貨物獲得原產地證后,在成員國海關可享受比最惠國關稅更為優惠的關稅待遇。此外,享受區域貿易互惠待遇的產品受到的技術壁壘也非常少。
財政部關稅司有關官員表示,近兩年的信息反饋顯示,中國國內企業對于關稅的區域優惠稅率安排并不特別敏感,相反,對方卻非常重視,反應也很迅速,在關稅調整前會作充分的準備,以享受中國的優惠關稅,希望國內進出口企業隨時關注關稅政策的調整,充分利用各種優惠協定稅率。
對此,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教授黃建忠認為,以往中國進出口企業多致力于開拓歐美市場,對東盟、智利、巴基斯坦等地區市場關注不夠,致使企業在經貿往來中的區域性貿易協定優惠關稅政策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隨著中國企業在歐美市場遭遇的貿易摩擦愈演愈烈,此次關稅調整后,企業如果能利用這些地區關稅優惠待遇以及當地相應放寬的市場準入政策,積極開拓新市場,有針對性地開發出適合這些市場的產品,就能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信號三:奢侈品消費境內外稅負公平
從2007年1月1日起,旅客攜帶或郵寄入境物品的進口稅也進行了調整。主要是將高爾夫球及球具、高檔手表的進口稅稅率由10%調整為30%,化妝品稅率由20%調整為50%。
據了解,今年4月1日消費稅新稅率實施后,境內外化妝品等商品價格進一步拉大,加之人民幣升值,大大刺激了出境游購物的人數。此次調高攜帶高檔手表、化妝品等的進口關稅,是為了平衡消費稅調整后國內外同類商品的價格。
業內人士表示,明年在國外購買高檔手表、高檔化妝品的價格和在國內購買同類產品的價格差距將縮小,專門幫人在境外代購的“國際倒爺”會遭受打擊。
“對旅客攜帶或郵寄入境物品征收進口稅是國際慣例。”有關專家說,出境購物的消費者大多能享受購物國家和地區的退稅,而回到國內時再由本國征稅,這樣可以保持各國間稅負的相對公平。此外,這也是國家利用關稅政策來影響消費導向的一種手段。專家預計,明年國內游客出境時的高檔購物消費行為將被抑止。(李慧穎 羅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