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消除薄弱環節——
夯實股市發展基礎
盡管投資者的熱情不斷高漲,市場管理者卻依然保持冷靜。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2006年年底召開的新修訂的《公司法》、《證券法》實施一周年座談會上就表示,中國資本市場出現了轉折性變化,資本市場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有所增強。但看到成績的同時,還必須認識到,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歷史短,是“新興加轉軌”的市場,還存在很多薄弱環節。
專家認為,與股指的漲跌起落相比,資本市場運行機制的完善更為關鍵。
進入2007年,越來越多的非流通股將上市流通。上市公司大股東將作為新的投資群體進入二級市場,其利益將更多地與股價緊緊拴在一起,由此可能引發他們的違規動機;對于一些實施管理層股權激勵方式的上市公司,股價上漲則意味著管理層收入的增加,在客觀上會促使管理層通過操縱利潤影響股價;全流通后,公司并購將日益活躍,并購可能引起股價的大幅波動,也會為內幕交易提供土壤。這些無疑給市場監管提出了挑戰。
雖然2006年股市融資取得了歷史性突破,但企業融資過度依賴于銀行間接融資的狀況依然沒有改變。專家認為,要強化資本市場功能,必須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
當下投資者最為關心的股指期貨,是中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的關鍵一步。股指期貨的推出使得中國股市有了做空機制,可以增加現貨市場的深度和流動性,對股市現貨市場的發展和規模擴大有促進作用。
正如許多市場人士所言,只有影響市場機制有效發揮作用的體制性、制度性障礙得以消除,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不斷提升,一個持續健康的股市才有更加堅實的基礎。
來源:《人民日報》,作者:許志峰
[上一頁]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