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出現了最近二十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結婚潮,面對這么龐大的增長幅度,人們理所當然地預期新一輪的生育高峰即將到來。面對扎堆而來的寶寶們,年輕父母們應當如何理財?
今年扎堆生育不能太多改變現有人口結構
本報記者采訪了北京大學人口學所李建新教授。他指出,首先,考慮到我國目前較低的人口出生率,計劃生育政策的嚴格執行,人們生育觀念的轉變,我國的生育率水平一直是在下降的。可能會有部分人扎堆在2007年生育,造成一定生育堆積,但這并不能太多改變中國現有的人口結構。其次,許多人將今年可能出現的“生育堆積”等同于“嬰兒潮”,其實不然。我們所說的“嬰兒潮”一般指的是二戰后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所出現的持續較長時期的人口出生率的大幅提高,這是一種具有重大社會影響力的長期社會人口現象。縱觀各國嬰兒潮,少則7年,多則持續達15年之久。第三,生育行為是一個過程,正常來說必然經歷戀愛、婚姻,然后才會產生生育行為。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今年帶來的無限商機。與今年相關的另一個概念是“人口紅利”。具體來講,人口紅利就是一國在生育高峰過后,度過艱難的高少兒撫養比階段之后,會出現一個高勞動力人口比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尚未為自己的衰邁做任何防御的青壯年勞動大軍十分龐大,但卻沒有對少兒或者老人過重的贍養負擔,他們可以給經濟增長帶來所謂“人口紅利”。當前,我國“人口紅利”主要表現為:總人口中勞動人口比重較高、尤其農村存在大量剩余勞動力,勞動力從農業和農村開始轉入工業和城市,從而為經濟增長帶來人力資源或生產要素的配置效率。有研究顯示,在1970年-1995年期間,東亞的高速經濟增長中,人口紅利因素的貢獻比率在1/3-1/2之間。我們相信“人口紅利”是支持中國本輪經濟快速增長的原因之一。
母親懷孕家庭進入強消費期
大家絲毫不質疑2007年的生育堆積,將會拉動消費和投資的增長。
從母親懷寶寶開始,一個家庭就進入強消費期,此前幾年為生小孩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的存款以噴發式花費。可以說,一旦一個家庭決定要小孩,家庭的剛性消費支出就踏出了漫長征途的第一步。但是,雖然今年生育堆積出現后會增加每個家庭的消費總支出,但是它對消費結構的影響是不同的。與母嬰有直接關系的快速消費品、生物疫苗、家政幼教服務、零售等行業,將在2007年市場上最先受益,同時,包括房地產、家具和家庭裝飾業等都將緊隨其后跟進受惠。
人口統計數據表明,年輕父母們在2006年~2020年的未來15年間仍將是中國生產與消費的主力。這將推動中國經濟進入新一輪繁榮直至勞動力峰值。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