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信用卡消費是信貸消費的一種,如果整個消費貸款是無罪的,那么信用卡也是無罪的。”招商銀行副行長唐志宏日前在北京替商業銀行喊冤,“卡奴”的出現不是銀行的罪。
招行是中國內地國際標準雙幣信用卡發卡量最大的銀行。去年底,招行國際標準雙幣信用卡突破1000萬張,占據超過中國內地雙幣信用卡1/3的市場份額,比位居第二的銀行多了700萬張。
現在有很多人貸款買房后,每月疲于還銀行貸款,生活質量大幅下降,成為房奴;同時擁有幾張信用卡,受困于償還信用卡本金和不斷產生的高額利息的信用卡用戶(“卡奴”)也正越來越多。
有銀行界人士將我國目前出現的“卡奴”歸為三類:因卡太多而管不過來的人;因刷卡消費帶來經濟壓力的人;學生等沒有經濟收入來源的人。
“有人認為,卡奴的形成是銀行嫌貧愛富之后的又一滔天罪行,銀行是在引導青少年走向道德墮落。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唐志宏說。
唐志宏說,信用卡使個人擺脫了每天攜帶現金的不便;一時資金緊張時,還可以順利消費。對整個社會來說,信用卡減少了央行印鈔、運鈔、清理鈔票和銷毀鈔票帶來的浪費;使社會適度負債,有利于經濟良性發展。
唐志宏說,1971年,中國政府曾自豪地宣布,中國既無外債,也無內債。后來終于認識到,適度負債對社會、個人尤其是企業來說是有好處的。而且,持卡人透支消費并不是向別人借錢,而是向自己的未來借錢。
“當然,舉債不能過度。”唐志宏說,從經營風險的角度看,商業銀行也不會鼓勵持卡人過度舉債。
唐志宏認為,卡奴是信用卡發展到一定數量時才會出現的,而中國人透支消費的習慣剛剛改變。“看看3年前,有多少人辦理了信用卡?又有多少人貸款買房了?”他說,現在離產生大規模卡奴的社會背景還差很遠,這時討論卡奴為時尚早。
但中國信用卡仍有很大發展空間。招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仲躋偉說,如果把美國的信用卡發卡量看作100%,那么中國的信用卡發卡量只有2%。中國的信用卡發卡量未來還有50倍的增長空間。(記者郭永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