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許多孩子都會收到長輩給的“壓歲錢”,這壓歲錢本意是在吉祥祝福,可是隨著近年來紅包越來越鼓,壓歲錢已經慢慢變為成年人的“負擔”。近日記者在省城一些社區和家庭里走訪時了解到,一些工薪階層常常要拿出自己過半甚至全部的年終獎包壓歲錢。
與此同時,一些孩子們卻把收到的壓歲錢用于上網或購買高檔的衣物、化妝品,以及與自己年齡不符的物品,甚至有的為壓歲錢要不要“上交”和家長起了爭執。
“現在10塊、20塊的壓歲錢已經沒辦法拿出手了!”家住省城包河區的姜先生告訴記者,從2000年開始,他給親友家小孩的紅包就已經是50塊了,“現在都是100塊以上了,我和愛人每年要拿出一個人的年終獎給孩子們包壓歲錢。”余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他家兄弟姐妹4人,總共有8個孩子,“這些都是要給200的,另外我愛人家那邊還有5個孩子也是要給200的。這些都是近的親戚,遠房親戚家的孩子少說也要給50塊吧,又要近1000塊;同事朋友的孩子來家里拜年也要給吧(同事之間都是互相給孩子壓歲錢的),100元基本上還能應付……整個春節過完,5000元的獎金也就沒有了!”不過據姜先生介紹,他的孩子每年也能收到數額差不多的壓歲錢,前年竟然收了6000多元。
事實上,很多市民都和姜先生有著類似的遭遇。在省城一媒體工作的李先生就給自己姐姐家的4個孩子每人準備了400元的壓歲錢,“以前都是給100塊的,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太少估計也不好意思拿出手;再說孩子們也大了,生活上可能需要更多開支吧……”
最讓記者稱奇的是一位在省城某高校讀書的劉同學。據她反映,他們家的壓歲錢竟然是跟著年份給的,“自從我上了大學以后,每年都能從小姨和舅舅那里拿到千元以上的壓歲錢,2006年給了2006元,今年是2007元……”當然劉同學的父母也得拿出同樣數目的紅包給親戚的小孩。壓歲錢究竟該給多少面對著內地居民動輒數百上千的壓歲紅包,香港的市民則顯得十分“小氣”。
春節前,AC尼爾森公司在對1000多名香港市民進行調查發現,香港市民預計平均會用2276港元來辦年貨,用2624港元來發壓歲錢,其中七成市民表示平均每個紅包封壓歲錢20港元,只有7%的受訪者表示會在每個紅包里封壓歲錢50港元或更多。調查顯示,打算送20港元壓歲錢的多為較高收入人士及年輕無子女夫婦。
“其實我還是比較贊成香港市民的做法。”合肥一中的陸老師告訴記者,作為傳統習俗,春節期間長輩給晚輩發壓歲錢紅包,是承載著一種祝福,代表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從這個意義上說,香港的市民更懂得春節習俗的本意。一方面可以保留春節的原汁原味,讓全社會對壓歲錢有一個重新的理解,重樹禮輕情義重的理念,不至于讓壓歲錢成為長輩無形中的負擔;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孩子無意中養成攀比消費的壞習慣。”
給孩子一個理財的機會
在接受記者采訪的市民中,多數表示不會把壓歲錢降到20元以下,“反正都是一個禮數,你給了別人的孩子,別人同樣會給你家孩子的。”據網上一項調查顯示,有6成的家長認為自己孩子今年的壓歲錢超過1000元,因此壓歲錢如何支配便成了家長亟待解決的問題。
盡管劉同學每年的壓歲錢是交給爸媽的,但劉同學表示從來不怕上交,“因為我可以拿‘提成’,交的越多,我就會要求老爸老媽返利越多……大過年的,爸媽也不會為幾個壓歲錢和孩子計較。”所以劉同學幾乎每年都可以“提”走不少壓歲錢供自己零花。但有的孩子收了壓歲錢后卻不肯上繳,不是進網吧泡KTV,就是胡吃海喝,甚至為父母強行收繳壓歲錢離家出走。
為此專家提醒,家長要適時對孩子進行勤儉節約的教育,壓歲錢拿到后應盡快存入銀行,并指導孩子制定壓歲錢的管理計劃。比如用它來交學費,既可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也能培養孩子的自立精神和家庭責任感;也可訂購報刊、學習資料、購買學習用品;為孤寡老人和貧困地區的學生捐款贈送實用禮物,培養孩子孝敬長輩和扶貧的傳統美德;交給家長補貼家用,增強自己的家庭觀念,增進親人間的關愛情感……專家建議家長,壓歲錢不一定要強行收回,以免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學會怎么花壓歲錢也是一個實習理財的好機會。(王鈺 姜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