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即將重啟的消息未能澆滅股市的熱情,最近幾個交易日,大盤藍籌股輪流登場,把股指推向了一個又一個的反彈新高。面對市場估值的“天花板”,很多券商、基金等機構的分析人士直呼,“目前的股市已經進入了高風險區域,對當前踩著風險爬升的行情有些看不懂。”
當前多空雙方實際上正在展開一場“博弈”,在這場對決中隱現出四大賭局:IPO重啟究竟能給大盤帶來多大的沖擊和影響?國內外經濟走出衰退還需要多長時間?市場資金還能否像先前一樣繼續釋放推動力?預期升溫的通貨膨脹下半年能否到來?這幾大問題,恰是當前股指進退的背后推手。
IPO重啟:助推器還是急剎車?
種種跡象顯示,暫停8個月之久的IPO重啟已經箭在弦上。很多投資者擔心,IPO重啟后股票供應量的增加可能導致市場供求關系發生變化,從而給二級市場帶來沖擊。
對此,國信證券首席策略研究員湯小生表示,IPO重啟不管是大盤股先上還是小盤股先上,對市場都不需看空。從政策預期來講,既然要發大股票,必須要有良好的指數氛圍。
湯小生認為,IPO開閘的時機已具備。目前總體靜態市盈率在25、26倍左右,金融板塊的市盈率是16倍,非金融板塊大概35、36倍,中小板ETF已達40多倍,IPO的重啟對平衡市場供需、打擊投機,平抑泡沫應該是有作用的。
與此不同的是,民生證券等機構的分析師卻表示,“短期IPO重啟是對市場這一輪反彈的最嚴峻考驗,可能加快市場固有的調整。”理由是:IPO重啟速度快于市場預期,市場普遍預期主板IPO要晚于創業板。其次,市場的希望在于風格轉換,IPO重啟加大了藍籌啟動的難度。再次,貨幣政策微調本身會導致流動性局部變化,IPO可能會加大資金供求變化。
國內外經濟何時走出衰退?
作為宏觀經濟的晴雨表,股票市場的最重要的影響因素還是經濟基本面的表現。研究表明,一個聰明的市場,可以提前6個月左右的時間來先行反映經濟走勢。
根據銀河證券研究所執行總經理胡立峰等專家的判斷,從宏觀經濟面看,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政策已經開始顯現成效,從而也改變了市場的預期,投資者的信心增強。經濟基本面基本上呈現見底回升的跡象。除公布的4萬億財政刺激計劃、信貸投放大幅增加、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外,經濟基本面因政策效應釋放已得到較大改善,發電量、PMI等數據均向好。
這方面,國都證券投資研究部副總監王凌霄卻提出擔憂說,“經歷了一季度的經濟‘小陽春’之后,當前的經濟復蘇步伐又一次開始減慢,不排除有再度衰退的可能。”
王凌霄還列出數據,今年3月份全國發電量出現了較快速增長,從而使3月份同比下降僅為2.01%,但4月份這一數據卻出現了擴大,同比下降達到了3.63%,5月上旬下降幅度擴大到3.9%,降幅比4月份又有所增加;4月份CPI和PPI同樣持續回落,而且沒有突發性和季節性因素,顯示消費意愿繼續萎縮以及對經濟前景的信心可能不足;第105屆廣交會出口成交訂單同比減少16.9%,表明外貿難言回暖,順差將再度收窄;工信部認定當前鋼鐵行業產能已嚴重過剩,產能與國內消費和出口的實際需求相比過剩約25%-30%,引發了“有史以來最嚴厲”的整肅行動。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