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談判何去何從
2000年到2007年是中國鋼鐵工業的黃金時代,粗鋼產量年平均增速達到了19%,與此同時,我們對進口鐵礦石的需求量也從不足1億噸迅速增加3.83億噸,年平均增長27%。現在,我國鋼產量占世界的50%,鐵礦石進口量也占世界的50%以上,但正像剛才看到的,同是鋼鐵企業,大企業與中小企業,有進口資質的和沒進口資質的,都存在不同的利益選擇,這大大削弱了中國企業在鐵礦石價格談判過程中的話語權。
6月18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在其網站發布消息,稱協會官員已就鐵礦石合作事宜分別與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和澳大利亞FMG公司進行了接觸。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同時強調,今年的鐵礦石談判不設最終的截止日期,中方堅持“何時達到要求何時結束談判”的態度。不難看出,中國鋼企與國際鐵礦石巨頭的談判目前仍處于僵持階段。
天津榮程鋼鐵集團董事長張祥青:“現在這局面的僵持應當說,也是中國的企業,鋼鐵企業集中度不夠,也很混亂,而我們的話語權,現在就沒有,一盤散沙,這么個市場的現狀。”
采訪中,幾乎所有的鋼鐵企業代表都向記者表達了這樣的愿望,那就是盡快改變目前國內鋼鐵企業一盤散沙的局面。
唐山建龍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濤:“如果說這個長協談判的結果不能夠被所有的鋼鐵企業都享受的話,它肯定就會有不同的想法,但是現在鋼協必須得解決這個問題,一定要把這不同的聲音,通過溝通,通過一些辦法制度去給它解決掉,而不是問題不解決,先來問罪。”
寶業集團祥和盛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增業:“國家來講,從產業結構上調整一下,說把那群該有資質的(企業)發給他們,不該有資質的給他取締,現在亂就亂在,該有的沒有,不該有的他偏偏有了。”
張祥青:“我認為最有效最直接的應該是由鋼協統一的鐵礦石購買渠道,把鐵礦石集中起來,集中起來采購,然后長協礦能夠得到有效的實行,貿易礦的價格也能夠得到有效的調整,跟國內的鐵礦商,國內的鐵礦石生產商也要調整到一個合理的價格,才能把積極性,有利潤他都開起來,這樣的話,我們就工作好做得多。”
半小時觀察:打鐵還需自身硬
隨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鋼鐵生產國和鐵礦石進口國,近幾年的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也越來越受到國內媒體的關注。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些年在與國際礦業巨頭的博弈中,中國鋼鐵企業基本上處于弱勢地位。
單從市場形勢上看,我們的鐵礦石進口量占據了世界鐵礦石的50%,作為最大的買家,中方理應在進口鐵礦石價格談判上擁有話語權,喪失話語權的根本原因是我們自己不能步調一致,沒有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當然也就不可能成為鐵板一塊,因此國際礦業巨頭很輕松地就將中國鋼企各個擊破,這樣就有了38家中小鋼企的倒戈,就有了現貨鐵礦石的大量涌入,盡管中鋼協在大聲疾呼,我們不要大量購買現貨。
面對亂象叢生的鐵礦石談判,中鋼協的處境艱難且尷尬,現在看來,獲得話語權不僅在于口頭的強勢表現,以及做好談崩的準備,更重要的是如何彌補國內行業體制上的裂縫,只有鋼鐵企業在利益上一致了,才可能在國際礦業巨頭面前無懈可擊。如果靠行政命令,來對倒戈者殺一儆百,恐怕最終難以讓所有企業都站到一條戰壕里。一夜之間徹底改革不合理的國際鐵礦石談判機制,顯然不現實,但改變中國鋼鐵行業自身運營機制上的不合理之處,卻必須從現在做起。無論如何,打鐵首先還需自身硬。(主編:孟慶海 記者:高楊 攝像:沈焱、白羽)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