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路:形成“精致產業”培育“精致企業”與創新、發展高技術產業并進
由于中國僅僅用30年的時間差不多走過了世界工業化200年—300年的歷史,所以金碚認為,發展過程的“壓縮性”和“急速性”導致了中國產業規模的迅速擴張。由于極度壓縮了發展過程,使得中國產業發展和企業競爭力的培育具有不可避免的“速生”性質和“淺層化”現象。盡管中國各產業的增長實現了巨大的廣度擴張,但其體質尚不夠強健。從產業結構的統計數據看,可以認為中國已經進入工業化的中期階段,但缺乏“精致產業”和“精致企業”,是中國工業長期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
在金碚看來,無論是發展高技術產業,還是培育“精致產業”和“精致企業”,都必須要有自主技術。中國發展自主技術必須解決的最基本問題是資源和環境約束條件下的中國產業發展長期戰略。中國的資源稟賦特別是一次能源結構與從西方國家轉移過來的工業技術路線之間具有很大偏差。所以,中國在工業化現階段,如何以更科學可行的方式來加速工業化,通過更高效率地利用資源來根本解決資源問題就顯得至關重要。工業成本上升是工業化進程中遲早要遭遇的問題,中國最根本的出路是激勵和培育起各產業和企業通過提升自身效率來消化成本上升因素的能力。這將是中國未來的改革開放所要解決的最根本問題之一。
對于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金碚認為,形成“精致產業”和“精致企業”的重要性同創新、同發展高技術產業一樣具有決定性意義。創新具有“創造性毀滅”的性質,但也有“創造性連續”的性質,而后者就表現為形成“精致產業”和“精致企業”的雄厚競爭力基礎結構。關鍵是要解決一個創新均衡機制問題:一方面要有投資者預期回報的足夠動力,另一方面要有創新適度的有效約束,只有這樣,才能促使中國的產業升級沿著可行路徑延展,中國才會走上新一輪的持續經濟增長道路。(賀利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