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一季度中國宏觀經濟一系列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6.1%,同比增速繼續回落,而CPI、PPI也依然繼續保持同比負增長。雖然同比數據不佳,但從2009年首季度經濟增長、物價水平環比降幅收窄,以及一系列經濟先行指標看,中國經濟正在擺脫陰影,走向復蘇。 中新社發 劉懷君 攝
中新網7月2日電(聞育旻)2009年上半年,國際金融危機蔓延之勢未減,而中國經濟卻已被普遍認為將率先復蘇,在新世紀以來經濟發展最困難一年能取得如此良好開局,中國政府持續深化各重大領域改革,不能不說是關鍵因素之一。
回望上半年,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啟動帶動了大量的各級投資,成品油稅費改革的實施初步理順了經濟基礎能源價格的供求關系,新股發行、創業板等一系列資本市場的改革實施直接促成了上半年“全球最牛股市”的誕生。
增強經濟動力與活力,中央著眼深化改革
今年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中國經濟增速明顯放緩,長期積累的體制機制矛盾更加突出。
有分析人士認為,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中國經濟長期存在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更加充分地暴露出來。主要表現在需求結構和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加大、民生領域問題仍未有效解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不健全等。而這些領域的體制機制矛盾也恰恰是中國政府考慮的重中之重,因為他們深知,改革進行到如今,只有將改革推進到“深水區”,才能將中國經濟的巨輪推向穩定前行的良性軌道。
六月中下旬召開的一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增多,總體形勢企穩向好。但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夠穩固,不確定性因素還不少,特別是國際經濟走勢還不明朗,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仍然十分嚴峻。對此國務院會議要求當前仍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做好在較長時間內應對各種困難和復雜局面的準備。而同樣在此次會議中,專門將深化改革提升到了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與活力的高度,并要求扎實推進已確定的各項重大改革,力爭取得突破性進展。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彭森7月1日也專門撰文指出,國際金融危機既對中國改革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也帶來了難得的機遇。他認為,越是在困難的情況下,越要注重發揮改革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支撐和體制保障作用。應對危機的根本動力和出路,是繼續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開放。要圍繞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推進改革,圍繞調整結構促進發展方式轉變推進改革,圍繞關系全局與長遠的重點領域推進改革,圍繞改革攻堅和體制創新積極推進綜合配套改革試點。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